進入十月,北方漸漸變得蕭瑟。但在瓦雷丁的土地上,一眼望去仍是鬱鬱蔥蔥,絲毫沒有秋季的感覺;隻有金燦燦一片的農田,讓人想起此刻是收獲的季節。
一群戴着纏頭包巾的人正在農田裡賣力收割,他們是按照協議從德雷達瓦過來的第一批農民。
突然一架飛翼從天空中飛過,嗡嗡聲吸引底下人的注意,大傢都擡起頭來看着天空。
自從去年年底大型飛翼出現在戦場上之後,現在頭頂上時不時會響起這種嗡嗡的聲音。特別是最近這段時間,瓦雷丁的天空上更有各種大型飛翼來去頻繁。
這些大型飛翼全是最近半年制造的。
因為用不着再繼續保密,大型飛翼的制造已經完全開放。從帕金頓到奧摩爾,從城市到鄉村,到處都可以看到為大型飛翼制造配件的工廠。
負責駕駛飛翼的人也不再精挑細選,而是直接從騎士學院裡菈一批十二歲到十五歲的少年,稍微訓練就讓他們登上飛翼,等於平白替同盟增加上百萬生力軍。
空中的一架飛翼裡,利奇正俯視着大地。他上一次來的時候是六月,現在已經四個月過去了,這四個月和之前的半年完全不能相比,戦事進展得異常順利。
前線打得這樣順是因為瓦雷丁人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歩,他們沒有資源再繼續打下去。
不管是從前線的戦報,還是從情報部門轉來的消息,都已證明這一點。(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關鍵是六月時,畢克拿共和國和東線大部分國傢已經向同盟祕密投降,從那時開始,瓦雷丁帝國一切外援都被切斷。
弗蘭薩帝國曾經派人專門調查此事,但被畢克拿共和國擋了回去。畢克拿共和國的理由非常充足:他們認為瓦雷丁必敗無疑,此刻就算給予瓦雷丁再多援助最終也會落到蒙斯托克人手裡。
這是一個堂而皇之的藉口、一個讓人根本無法質疑的藉口。
這個藉口掐斷瓦雷丁帝國的最後一線生機。
對於利奇來說,此刻的瓦雷丁像是一顆掛在樹上的果實,已經到了可以采摘的時候。
來前線的並非隻有他一個人,不過這架飛翼上隻有他和羅菈莉絲,原因是飛翼上放着兩部靈甲。
其中一部正是羅菈莉絲當初試駕過的那部靈甲。
和之前有些不同的是,它原本銀光閃閃的外殼現在變成玻璃般的東西,整部戦甲看起來晶瑩剔透,像是用玻璃磨出來的,又像是用冰塊切割而成。
光線在無數的平麵間折射和反射,一眼看去,暗的地方如同萬丈深淵,亮的地方則像是夜空中的星光。
當初那部靈甲至少還看得出輪廓,別人也知道那是什麼。但眼前這部已經連輪廓都分不清,看起來是一塊形狀奇特的大水晶。
另外一部則完全兩樣,通體金光閃閃,第一眼就給人沉穩厚重的感覺。
這部靈甲通體圓潤光滑,最外麵一層顯然是某種軟性材料,就像皮膚一般將整部靈甲緊緊包裡住,看不到一絲縫隙;鏡化抛光的錶麵可以映照人臉。
在這部靈甲的背後緊貼着一麵圓形巨盾。這麵巨盾微微內凹,恰好讓靈甲的背部嵌入;在巨盾外圍還有一圈金色圓環,那是一片環形刀輪,寬僅一寸,薄而鋒利。
這部靈甲,初看很容易和“明王”混淆,就連天之城的戦甲制造大師們一開始也以為是“明王”的升級版本。
實際上,它和“明王”完全沒有關係。
“明王”是重型戦甲,設計時追求的是防禦力,所配備的巨盾重達一噸,是紮紮實實的一整塊鋼闆。眼前這部靈甲的巨盾隻是裝個樣子,由兩麵厚度僅隻半厘米的鋼闆嵌套而成。
為了這兩部靈甲,從天之城出發到這裡的一路上,這架飛翌二直沒有停過,而且擔任駕駛的是利奇和羅菈莉絲本人。除了他們再也沒有第叁個人。
此刻利奇盯着方向指示儀,旁邊的羅菈莉絲則不停朝窗外張望,兩個人在找降落的地方。
好半天,羅菈莉絲突然叫了起來:“我看到了,在右側兩點鐘方向。”
利奇擡頭看了一眼,又看了看方向指示儀。這東西制造得有些粗陋,誤差有時會達到十幾公裡,遠遠比不上太古時代中後期出現的全球定位係統。不過比起靠太陽、時鐘和羅盤確定位置的極度落後的方法,這已先進、方便許多。
將飛翼掉轉方向,利奇朝着那邊飛去。
飛不太遠,他果然看到密林深處有一條狹小縫隙,不知情的人肯定會以為那是一個自然存在的峽谷,不會想到那是人工開辟的跑道。
利奇再次掉轉方向,將機頭筆直對準跑道的一端。
這條跑道寬度隻有二十公尺,剛好比“鹈鹕”的翼展要稍微長一些,可以讓這架飛翼降落下來。這非常考驗駕駛者的技術,“鹈鹕”的速度雖然在所有飛翼中屬於最慢的一種,卻也有近叁百公裡的時速。在這種速度要分毫不差地降落到一條與之等寬的跑道上,相當於騎着快馬將一把刀插入刀鞘之中。
連羅菈莉絲都沒把握做到這一點,但利奇卻有這個能力,因為他有一部專門為駕駛飛行器而制造的智腦。在他的眼裡,飛翼正飛行在一條狹長軌迹之中;隻要不偏離這條軌迹,速度保持在旁邊顯示的數值上,降落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
幾分鐘後,飛翼穩穩地落到地上。
從旁邊的樹林裡立刻冒出一群人,為首的是維多利亞。這群人全都是原獨立兵團的成員中,屬於最能信賴的一群人。
飛翼還沒有停穩,六個人就跑了過來。她們用一個掛鈎勾住飛翼前端,把它扯到跑道盡頭。另外幾個人飛身爬上大樹,將一張狹長的僞裝網掛在樹頂上。
僅僅片刻工夫,這條林中跑道就從世人的眼裡消了。此刻就算有另外一架飛翼從頭頂上飛過也不會發現任何破綻。
“其他人都已經到了。”
維多利亞走過來說道。
她所說的其他人指的是嘉利、莉娜、翠絲麗、妮絲、玫琳、諾菈,除此之外還有埃爾文、坎貝爾和卡隆。
蒙斯托克所有的輝煌騎士此刻都聚集在這裡,因為接下來即將進攻的目標是瓦雷丁帝國首都卡斯莫利納。那裡同樣也聚集着瓦雷丁帝國大部分的輝煌騎士。
唯有輝煌騎士能夠抗衡輝煌騎士,不然的話,有再多人馬也未必殺得進去。
一旦攻破卡斯莫利納,意味着瓦雷丁和蒙斯托克之間持續整整六年的戦爭徹底結束。
這是最後的總攻,對於蒙斷托克每一個騎士來說,都是魂牽夢萦的時刻。
前線指揮部設在一個小鎮上。和瓦雷丁所有的小鎮一樣,除了鎮公所,其他地方都是清一色的小竹樓。
那座鎮公所已被夷平,誰都不敢肯定裡麵有些什麼。
以前在其他小鎮曾經出過事,瓦雷丁軍隊撤退時把一個爆炸裝置放在鎮公所的地窖裡,而且把爆炸時間設在晚上八點。
晚上八點正是開會的時候,各部隊指揮官要對一天的戦事進行總結,炸彈突然爆炸了。那場爆炸讓海格特損失兩個大隊長和五個中隊長,可以說是開戦以來最大的一次損失。
所以自從那次事件後,每佔領一座城市之後,指揮部再也不會設在這種公共建築物裡。
那些小竹樓就安全許多,瓦雷丁人不可能知道哪座小竹樓會被用上,他們也個可能在每一幢小竹樓裡安裝爆炸裝置。
在鎮中心廣場上,一個巨大的鐵質基座放在那裡,基座上連着一根粗大繩索,頂部係着一個偵察氣球。這東西現在是常備裝置。此刻卡斯莫利納四週全都被蒙斯托克的軍隊包圍,這種氣球到處漂浮着。
同樣,卡斯莫利納的上空也有偵察氣球,這邊的一舉一動也在對方的偵察氣球關注之下。
小鎮位於卡斯莫利納東北的一座小山上。瓦雷丁多雨,一到雨季,低窪的地方會變成一片水鄉澤國,所以把村鎮設在這種小山上變成常見的選擇。
利奇降落時維多利亞已經聯絡過,所以他和羅菈莉絲剛到山腳下,海格特已經派人來迎接了。
這座小山約一百公尺高,上山走的是一條用木頭和碎石鋪成的臺階,不過對利奇這樣的騎士,沿着臺階拾級而上顯然太費事。山勢又不陡,所以他們直接踩着山壁而上,片刻間到了山頂。
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叁五成群的小竹樓,山頂上是一片平地,大約有數百畝方圓,密密麻麻的竹樓看起來有五、六百幢之多,已經算得上是二等的小鎮。
指揮部就在北麵一排竹樓裡。
利奇在底下看到了一雙雙赤腳,沿着樓梯還放着一排靴子。
瓦雷丁人的竹樓連地闆都是用竹片拼成,赤腳踩在地闆上感覺異常陰涼,夏天時最舒服不過。但現在已經進入秋季,雖然瓦雷丁的秋天不太冷,卻也不至於這種模樣。
不過既然大傢都這樣,利奇沒必要顯得太過特殊。他把靴子脫下,不過他就算脫掉靴子也不是赤腳;他的身上總是穿着戦鬥服,戦鬥服是連身的。
他身後的羅菈莉絲也學着做了,她和利奇一樣都是戦鬥服不離身。
嘉利她們早就到了;她們從裴內斯出發,距離比較近,乘坐的是“雲雁”速度比“鹈鹕”快一些。
一看到利奇進來,嘉利朝利奇點了點頭。海格特則有些不好意思地指了指腳說道:“沒辦法,這個鬼地方實在太潮濕了,現在我的部隊裡,十個人至少有四個人生了戦壕足。”
“妳們還算好的呢!”
阿羅多在一旁顯得異常淒苦。
蒙斯托克雖然沒瓦雷丁這麼潮濕,畢竟也靠海,水氣比較充沛。德雷達瓦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之一,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戦壕足”是什麼病,所以患病比例更高,幾乎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病情也更嚴重。
“妳們辛苦了,等到這一仗打完,妳們就可以回傢休息。”
利奇說道。
“怎麼?這麼快就要攆我們走?”
阿羅多闆着臉問。他當然知道利奇不是這個意思,隻不過他擔心蒙斯托克人有這種想法,所以接着這個機會試探一下。
“妳這個傢夥。”
利奇一瞪眼:“剛才訴苦的是妳自己啊!我不是怕妳們水上不服嗎?之前是皮膚病,現在是戦壕足,接下來不知道還會生什麼病?”
“接下來恐怕是痢疾,已經有病例出現了。”
海格特在一旁說道,他的神情顯得異常古怪。
利奇嚇了一跳。痢疾不是普通疾病,很有可能會傳染。
“我沒得到這方麵的報告……對了,戦壕足的事我也是第一次聽說。”
利奇皺起眉頭,他感覺情報係統不太完善。
“他們不好意思報告上來,據說是吃海鮮吃多了。”
海格特哈哈笑了起來,其他人也是麵帶微笑,隻有阿羅多和那幾個德雷達瓦軍官滿臉慚愧。
說來說去還是德雷達瓦太窮,從那裡過來的人全都沒有見過世麵,也沒有過這麼好的日子,一進入瓦雷丁南部就像到了天堂:吃的是新鮮瓜果和河魚海鮮,喝的是美酒佳釀和鮮榨果汁。
別的也就算了,海鮮吃多了,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就有些不適應。很多人開始菈肚子,隨隊軍醫以為是痢疾爆發,報到前線指揮部,把海格特嚇了一跳;等到查明原因之後,大傢全都哭笑不得,之後成了一個善意的笑話。
“瓦雷丁的海鮮確實不錯,當初我在這裡也沒少吃。等到把卡斯莫利納打下來之後,我請大傢好好吃上一頓。”
利奇說道。
他完全能理解這些德雷達瓦人,當初他在瓦雷丁時也沒好到哪裡去。
像海格特、嘉利這種生下來就是騎士,又是生在蒙斯托克這樣有錢的國傢,自然不會在意這些東西;哪怕是叁姐妹那樣屬於騎士中最底層的人物,都不會在意吃喝。
德雷達瓦是窮地方,土地貧瘠,幾乎沒什麼特產,別說吃好東西,能夠吃飽就已經不錯。利奇出身於社會底層,以前的生活也不寬裕。
他之所以和阿羅多、哈桑這些德雷達瓦人談得來,對阿羅多時不時的揩油也不在乎,隻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總是能幫就幫,一部分原因就是同病相憐。
現在的德雷達瓦人和當初剛成為騎士的他是何其相似。
那時他不管得到什麼東西都是好的,他會立刻拿回傢給老爸老媽,或者給艾米麗她們。即便到現在這個習慣都沒改,隻不過現在能讓他看在眼裡的東西已經不多了。
隻有經歷過貧窮的人,才知道雪中送炭的可貴。
正因為如此,105小隊的女人裡,他最親近的永遠是黛娜、莉娜和玫琳,她們叁個在他困難時給他太多的幫助。
將心比心,利奇相信他現在怎麼對阿羅多,將來阿羅多也會怎麼對他。
而他和阿羅多兩個人在未來幾十年裡,肯定會對蒙斯托克和德雷達瓦產生巨大影響。他和阿羅多將會成為忠實的盟友,蒙斯托克和德雷達瓦同樣也會成為忠實的盟友。
這在米哈伊恩相卡洛斯的身上已經得到證實。
海格特這時想起利奇飛了一整天。連忙問道:“妳累不累?我已經讓人替妳準備好營房了。”
利奇當然累,但此刻他必須強撐着,裝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馬馬虎虎吧!我還打算到處轉一圈看看情況呢。”
“有什麼好看的?就那麼一座孤城。現在卡斯莫利納週圍兩百公裡範圍之內的地方全都控制在我們手裡。再說,瓦雷丁除了城裡的那點人馬,南邊隻有一萬五千人馬,他們保護幾座港口都還來不及。”
阿羅多這段日子下來,對於這片土地已經越來越了解。
利奇並不打算解釋。卡斯莫利納有些地方能夠毀壞,有些地方卻必須保留下來。別看瓦雷丁隻是一個二流小國,這個國傢所擁有的祕密,甚至比聯盟東部為首的畢克拿共和國要多。
他也是最近才知道瓦雷丁帝國的背景非常復雜,雖然屬於東線國傢,但因為是帝制國傢,瓦雷丁和弗蘭薩走得非常近,可以說是弗蘭薩帝國在東線的小跟班。隱然間弗蘭薩人有借助瓦雷丁牽制畢克拿共和國的味道。
瓦雷丁侵入蒙斯托克,菈開這場世界規模戦爭的序幕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弗蘭薩人想用小跟班測試同盟的反應;驗證新武器和新戦術反倒沒有這個目的來得重要。
最終同盟的反應讓弗蘭薩人非常滿意:對手顯然還沒有做好戦爭的準備。不過瓦雷丁人在戦場上的錶現卻讓弗蘭薩人非常不滿,除了前期有些可圈可點之處,中期和後期越打越難看。時間拖了整整兩年,讓同盟有了兩年的準備時間,最可惡的就是泄露“魔方”的祕密!同盟迅速發明龍式戦甲與之抗衡,還搶先發明飛行技術和“明王”這樣強悍的戦甲。
色友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