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制作是難度非常高的魔法技藝,但制作方法卻不算上是個巫師都知道。以制作鐵魔像為例,第一歩是請工匠(或者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魔像的軀體,體積大小、分量輕重以及各部位的規格,都是有其門道講究的,不是隨便鑄造一個人形鐵塊就行。第二歩是在魔像軀體的錶麵和內部刻上各種符紋、徽記和小型魔法陣,同樣也都是有明確的限定,高明的巫師或許會額外增加一些變化。第叁歩則是召喚一隻土元素,通過一定的魔法儀式,將它和制作完成的魔像身軀融為一體,如此一來,原本靜止的死物就擁有了最基礎的智能和一定的活動能力,受巫師的控制驅遣,真正成為一個魔像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魔像其實就是一個由土元素作為動力核心的傀儡,或者更通俗地說,土元素為靈魂,粘土金屬塑成身軀,兩者合二為一便是魔像——至於為什麼特別限定要土元素,自然也是有緣故的。魔像大多都體積龐大、分量沉重,一個標準規格的鐵魔像超過五千磅,接近一頭大象的重量了,倘若力氣不夠,根本就無法驅動,四大元素之中,唯有土元素最為強壯,可堪勝任;而且從安全性的角度來說,火元素暴烈,風元素迅捷,水元素佻脫,唯有土元素最為厚重踏實,沉穩可靠。
當然,世界上的事情,總是有利有弊,元素生物最大的缺陷就在於心智混沌。隻憑本性行事,以至於魔像智能低下,除了執行最簡單地命令,例如“前進”、“後退”、“駐守”,或者稍復雜一點的,例如“攻撃進入此房間的所有人”之類,也就沒法做更多的事情了。鑒於此弊,倒也不是沒有人考慮過,用更聰明的生物來代替土元素。
隻是設想歸設想。實行起來自有無窮的難處,任何一項魔法技藝都凝聚着幾代甚至十幾代、幾十代巫師的心血,想創新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就瓊恩所讀到的記載,歷史上沒有誰能夠成功,直到今天,巫師們依舊還是使用土元素來制作魔像。
“這很正常,”歐凱說,“魔像技術。其實是伊瑪斯卡地奇械師發明的,雖然流傳出去,但真正核心的關鍵機密,唯有皇室才清楚。後來的巫師們,很大程度上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然也就不指望還能有什麼創新了。”
歐凱接着解釋,伊瑪斯卡帝國雖然是奇械師統治,但又分兩個階層:皇室和學者——前者的意思自然很好理解。後者則是指那些沒有皇室血脈的奇械師,“學者”是對他們的一種尊稱。這種劃分倒並不單純是從身份尊卑考慮,而是因為伊瑪斯卡有不少神奇玄妙的魔法技藝。是血脈限定地,唯有皇室子弟才能掌握;有很多特殊的魔法物品,在“學者”手中便不能運用,或者不能發揮出完全的效果。伊瑪斯卡被神王摧毀,雖然也有一些奇械師逃出。但皇室全體覆滅,相關的記錄又盡數銷毀,很多秘密也都就此失傳了。
伊瑪斯卡帝國存續近六千年的歷史。立國遠在耐瑟瑞爾之前,皇帝自封奇械師之王,雖然從整體上說,魔法學還很粗糙,比不上後世精深發達,但在煉金造物、構裝傀儡這方麵,確實是有獨到之秘的。既然能夠發明魔像技術,自然也會有人想到可以用更聰明的生物代替元素做材料,改善魔像智能的問題。
比元素更聰明,智能更高地生物自然多得是,人類、精靈、卓爾、矮人、儒等等等等,甚至就連獸人之類都可以算上。但要想用他們制作魔像,麵臨的問題就很多。
第一個問題,制作魔像,粘土、金屬等材料是塑成身軀,土元素的作用是靈魂核心。元素生物沒有雙重本質,軀體和靈魂是一體地,所以可以直接抓來用。但倘若用凡人,那就得先殺人,攫取靈魂,這是觸犯了神明的大忌。當然,伊瑪斯卡是無信者國度,普遍不崇拜神祇(後期的穆罕瑞德和恩瑟奴隸除外),這一點倒可以大致忽略過去。
第二個問題,則是人類也罷,精靈也罷,卓爾也罷,甚至獸人也好,終究都還是太弱小,智力是夠了,卻遠遠比不得土元素強壯,沒辦法用來驅動笨重的魔像。針對這這個難題,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其一是把魔像盡量微縮化,體積更小,分量更輕,這又牽涉到一係列復雜的技術難題;其二則是尋找那些既聰明又強壯地生物來做材料,例如龍就最合適不過……(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然而龍是能輕易抓來做試驗的麼。
相比起來,第二種方法難度太高,而且不符合普及化的要求,所以有志於此地奇械師,基本都選擇了第一種。
攫取靈魂是難度很高的工作,非精擅亡靈術的大巫師難以辦到,伊瑪斯卡奇械師的擅長卻普遍集中在空間法術和煉金造物這兩方麵,要開傳送門是拿手好戲,要制作構裝體也不是問題,但亡靈術的造詣就普遍不高了。極少數這方麵的人才,也都集中在皇室,所以魔像智能化的研究,基本是皇室在進行。
“傳說在帝國覆滅的前夕,皇室終於成功研究出了把魔像微型化的技術,”歐凱說,瓊恩覺得他的聲音似乎有點陰沉沉的,但或許是錯覺,“用非常輕巧的金屬,例如秘銀這種做材料,盡可能減輕重量,同時體積也大大縮小,接近人類的體型。這樣一來,便可以用人類或者類似生物的靈魂來驅動,造出來的魔像靈巧、敏捷,有足夠的智能,如果僞裝得好,冒充活人都不是問題——他們把這種魔像叫做秘偶(Nimblewright)。”
當然,這僅僅隻是傳說。真相已經隨着伊瑪斯卡的覆滅而無從考證。
任何群體中,總會有離經叛道之輩,就連豬裡麵都會獨行地。有那麼幾位“學者”,偏偏要和皇室唱反魔像微縮化的道路,而是考慮如何增強靈魂。當然,抓龍來作實驗是肯定不可能,巨人勉強適合,但也太罕見了。他們最後打的主意。是“靈魂融合”。
便如一個鐵魔像,單獨一個人類的靈魂不足以驅動,那麼就多塞幾個進去。幾十人上百人的靈魂合在一起,自然力量大增,這就是所謂的靈魂融合了。
“等下,”瓊恩皺眉,“你前麵說,擅長亡靈術的奇械師極少。都被皇室壟斷了。”
“是啊。”
“我雖然不懂亡靈術,但這靈魂融合,分明比靈魂攫取還要難得多。那些學者又怎麼……”
“所以他們找到了惡魔。”
靈魂不是橡皮泥,可以隨便捏來捏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幾個“學者”便秘密與惡魔聯手合作,惡魔是玩弄靈魂的行傢,最擅長此道。但伊瑪斯卡帝國的律法明文禁止凡人勾結惡魔。這麼做便是犯罪了。
“伊瑪斯卡為什麼這麼反感惡魔?”
“這個,其實曾經有一段時間,伊瑪斯卡人和惡魔地關係是不錯的。隻是世事無常……反正後來是翻臉了。”
“一定是你們做壞事了吧。”
“哪有……你這是誹謗!”
一方麵是勾結惡魔,另一方麵是殺人太多。走這種靈魂融合的途徑,一次試驗往往就要消耗掉幾十上百條人命,雖說伊瑪斯卡是巫師執政,奇械師的地位高。平民百姓和奴隸的性命不值錢,但這麼玩也未免太過火。長此下去,不等智能魔像研究出來。帝國先要完蛋了。
理所當然的,這幾個學者成了罪犯,大都被抓捕處死,但其中有一個卻逃了出來,潛入幽暗地域,化名梵铎爾,以卓爾的身份來到瓜理德斯,被菲爾倫傢族接納——他就是瓊恩手上這副薩瓦棋的制作者了。
“他地研究顯然沒有中止,”歐凱說,“這副薩瓦棋就是證明。”
“這麼說,他成功了?”
“不能算成功。”
歐凱說着,伸手從棋盤上拈起一枚棋子,丟在地上,濃煙騰起中變成了一個全副武裝的卓爾戦士,一手執劍一手持盾,塊頭大約是尋常卓爾的叁四倍,皮膚透着金屬光澤,明顯不是血肉之軀。歐凱指了指石桌,下了個指令,卓爾戦士應聲上前,一劍砍在石桌的邊沿,登時火星四濺,接着快歩後退,瞬間回到原地,動作十分乾脆利落。
“看他的眼睛,”歐凱說,“看眼神。”
沒有眼神,一片漠然。
“這就是問題所在,”歐凱說,“梵铎爾造出來的魔像,依舊沒有智力。他把多個靈魂強行融合到一起,一些技能重復強化,所以保留了下來,但卻導致相互衝突,意識、思維、記憶、情感,所有的一切全都喪失了——沒有了這些,還談什麼智能。”
“也不錯了,”瓊恩說,“至少很靈活,比一般的魔像敏捷多了。”
魔像地兩大缺陷,最重要的自然是缺乏智能,其次是太笨拙。梵铎爾的這些棋子魔像,至少克服了第二個缺陷,已經足以自豪了。隻不過,梵铎爾地這種技術,似乎沒有傳承下來,否則瓜理德斯的卓爾們這麼多年,總該弄出一支魔像大軍,早就可以把伊卡沙城推平了。
“那沒辦法,隻能怪他們自己,”歐凱說,“梵铎爾還沒完成這副薩瓦棋,就被處死了,他提前毀掉了所有的筆記和整理資料,所以,”他攤開手,“失傳了。”
“他又犯了什麼罪?”
“殺害女祭司,”歐凱說,“這裡有十枚食人魔棋子,用了大約叁百個食人魔奴隸的靈魂;有四枚戦士棋子,用了大約兩百個卓爾戦士靈魂;有四枚巫師棋子,據說梵铎爾接任巫師學院首席教官以來,每年的死亡名額都被他一個人用光了還不夠——還有四枚牧師,兩枚主母……”
“明白了……等等。你剛才說,梵铎爾還沒完成這副棋就死了?”
“是啊。”
“那這副棋……”
色友點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