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楔形文字,是指居住在地球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字,因為其時還沒有造紙術,文字都是用蘆杆或木棒做成的叁角尖頭筆,在泥闆上書寫而成,然後晾乾再進行燒制。這樣寫出來的字,落筆處印痕較為深寬,提筆處較為細狹,看起來呈尖頭楔形,是以得名。
楔形文字和中國漢字、埃及聖書字並列,稱為古代叁大象形文字,瓊恩自然是久聞其名的。隻要有基本的歷史常識,誰不知道楔形文字——就算沒有歷史常識,總也聽過某首《愛在西元前》,歌詞裡就提到。當然,僅僅聽聞,並不意味着能夠認出來,瓊恩之所以認得,純粹是個不大不小的意外。
因為他上輩子是學法律的。
對於法學院的學生而言,“漢穆菈比法典”乃是常識,這是古巴比倫國王漢穆菈比頒布的一部成文法典,是人類最早的幾大法典之一。巴比倫是承繼蘇美爾而起的文明,依舊沿用楔形文字,這部著名的法典自然也不例外。瓊恩當年讀書的時候,學到這一章節,一時好奇,於是就找了些相關資料來看,因此對楔形文字有些直觀印象。
漢穆菈比法典是神授法典,通篇宣稱國王受命於神明統治四方,秉承神意頒布律法,動辄拿神當後臺,所以裡麵“神明”這個詞出現得很頻繁。瓊恩看得多了,自然眼熟,後來又得知蘇美爾人以星辰為神明,所以這兩個詞的字形非常近似,覺得有趣,便記了下來。
楔形文字原本是寫在泥闆上,落筆時較為用力,印痕寬深。提筆時力道最弱,自然顯得細窄,整個筆劃便呈銳叁角形,外錶特征明顯,原本是很容易辨認出的。然而梅菲斯的這些資料都是她自己抄錄而來,並非原始版本,雖然並無錯訛,但她用來書寫的是鵝毛筆和獸皮紙,自然寫不出那種楔形效果。反正這也不影響閱讀——然而撞上瓊恩這種略知皮毛的外行人,一開始便怎麼也想不起來了,直到梅菲斯說出“星辰”和“神明”,他才陡然想起典故,反應過來。
瓊恩讀過漢穆菈比法典原文,多少也還認得幾個字,隻是時間長了漸漸遺忘。如今既然想通,回頭再來看這張紙,和腦中記憶印證。又認出兩個字來,更加確信這就是楔形文字無疑。然而問題在於:地球上地楔形文字,怎麼會跑到費倫來,而且還是什麼恩瑟文字,是古代伊瑪斯卡帝國的通用文字之一……
刹那之間,無數種念頭在腦中掠過。
“什麼是楔形文字?”梅菲斯問。
瓊恩正要問她解釋,轉念一想,自己如今其實也不能就肯定這是楔形文字,剛才的想法未免有些武斷了。僅僅憑幾個字雷同,隻怕做不得準。何況自己對楔形文字其實隻知道皮毛中的皮毛,說不定很大程度還帶有自我暗示的成分在內。象形文字,原本就是以圖畫形式錶意,用近似的字形錶示同一個意思,也不是什麼匪夷所思的事情。(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以他的水準,要想判定是否楔形文字。從內容上是辦不到的。最簡單地辦法,就是去看最初的原文,最好是寫在泥闆上的,看字迹筆劃。倘若也是做尖頭楔形,那就應該沒錯了,世界上總不可能有這麼巧合的事情。
正自思忖,梅菲斯從旁邊拿出另外幾張紙來,遞給瓊恩,“那這種文字你認識嗎?”
瓊恩看了看,這又是另外一種象形文字。但自己全無印象,應該是從沒見過,“不認識,”他說,“這是什麼文字?”
“這是穆罕瑞德文字,”梅菲斯說,“和恩瑟文字一樣,都是伊瑪斯卡帝國通行的語言之一。”
“這伊瑪斯卡到底有幾種文字?”
“據說有叁種,”梅菲斯說。“伊瑪斯卡語、穆罕瑞德語和恩瑟語——但也有人說其實有四種,具體的我就不清楚了。”
瓊恩搖搖頭。“去圖書館。”他對梅菲斯說。
伊卡沙城是昔日深邃杉那塔王國的鍛造和學術中心,城中有一座巨大的圖書館,和王宮、莫菈丁神殿“遠古熔爐”並列為叁大建築。圖書館長多納-裂歌是一位女性盾矮人,禿頂,滿臉皺紋,看起來應該已經非常老了,戴着一副藍水晶磨制成的眼鏡,笑起來模樣非常和藹可親,仿佛一位慈祥地老奶奶。然而瓊恩對她絲毫不敢怠慢,“裂歌”也是著名的矮人傢族,不亞於“骨”,和魯文國王所屬的“石肩”傢族素來交好,在攝政議會中也穩穩佔了兩席,多納圖書館長是裂歌傢族中的重要人物,輕忽不得。
瓊恩道明來意,當然不會提什麼楔形文字,隻說對伊瑪斯卡帝國有興趣,想要有更多了解,希望能觀摩原始典籍和文物。以他如今的身份,這個要求並不算過分,多納卻麵有難色,原來圖書館裡有關伊瑪斯卡的資料倒是有一些,然而也全都是矮人輾轉謄寫抄錄來的,哪裡有瓊恩所要的最初原件,這個要求壓根就沒法實現。
“我聽說這種恩瑟文字最初是寫在泥闆上的,”瓊恩試探說,“前寬後窄,筆劃呈銳叁角形,是這樣嗎?”
多納搖頭,“恩瑟文字我完全不懂,”她說,帶着歉意地笑笑,“也沒聽說過這種說法……
瓊恩有些失望,這樣一來,他沒辦法確定這是否就是楔形文字。這個基本前提不搞清楚,後麵的一切推論和猜測也就是空談,隻能先放在一邊了。
“那能否請教一下伊瑪斯卡帝國是怎麼回事。”
梅菲斯跟隨大主教日久,從他那裡聽過一些,多納館長雖然不懂恩瑟文,對伊瑪斯卡也有些零碎了解,從旁補充。拼湊起來,也就有了個粗略地大致輪廓。
伊瑪斯卡是一個遠古的人類帝國。建立於大約一萬年前,毀滅於四千年前——精確的時間不清楚,沒有記載。和耐瑟一樣,伊瑪斯卡以魔法著稱,巫師執政。耐瑟的巫師稱為“奧術師”,伊瑪斯卡的巫師則稱“奇械師”,帝國地皇帝又稱“奇械師之王”,是全國巫師地領袖。
“奇械師?”瓊恩重復着這個詞,“這是什麼意思。”
“據說伊瑪斯卡的巫師在制作魔法物品上極有專擅。尤其精於制造構裝、魔像和各種神奇機械,因此得名。”
“哦。”
除了擅長制造構裝機械,伊瑪斯卡的巫師同行們在空間魔法上也造詣高明,他們建立了遍布全國各地的傳送門,甚至能夠打開通往異次元的通道,進行位麵旅行,據說還曾經想建立聯結物質界和深淵的永久位麵傳送門,不過敗了。
“傳說在伊瑪斯卡帝國的全盛時期,傳送門遍布全國。能夠讓整支軍團瞬間抵達目的地。奇械師們制造大量地魔像傀儡和構裝體,代替人力——不僅如此,伊瑪斯卡還有七秘器。”
“七秘器?”
“嗯,”梅菲斯點頭,“七秘器是伊瑪斯卡帝國魔法成就的最高結晶,掌握在皇室手中,是極具威能地魔法物品,共有七件。據說隻要七秘器在手,縱然是神祇也要敬畏叁分——當然,這些現在也無從考證了。隻是上古流傳下來的傳說,很多人都認為是無稽之談,但大主教相信七秘器是確實存在的。”
擁有如此強大的魔法技藝,又有這傳說中的七秘器,伊瑪斯卡自然是盛極一時,幾乎統治了整個費倫大陸的東部。乃是當時第一等的大帝國。
隻是,古往今來,世間豈有不死之人,豈有不滅之國,輝煌如耐瑟瑞爾,如今也隻剩下一片瀚海黃沙了,這生死興衰地鐵律,伊瑪斯卡也逃脫不得。大約在距今五千多年前,一場大瘟疫席卷了整個伊瑪斯卡,將近叁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帝國幾乎因此崩潰。唯一慶幸地,是當時週邊敵人也全都遭到瘟疫,無一例外的元氣大傷,否則伊瑪斯卡隻怕當即就會亡國。
接下來地事情就比較匪夷所思了,梅菲斯的描述的時候神色都有些不以為然,明顯覺得過於荒謬。據說在大瘟疫之後,人口銳減,當時的伊瑪斯卡皇帝——奇械師之王寇坦——無奈之下,冒出了一個極度瘋狂的念頭。他集合全國巫師之力,創造了兩座傳送門。跨越晶壁係,通往一個沒有魔法,沒有巫師的物質界,掠奪大量人口作為奴隸。整個綁架過程持續了叁四百年,伊瑪斯卡人抓到數以萬計地奴隸,以他們的血汗犧牲為代價,帝國終於從困境中走了出來,恢復繁榮。
兩座傳送門,通往的雖然是同一個世界,但抓來的奴隸卻是兩種不同的人,來自兩個不同地區。伊瑪斯卡人自然不在意這其中區別,統稱這些奴隸為“穆蘭人”,但在奴隸內部,他們又分為“穆罕瑞德人”和“恩瑟人”。
隨着奴隸被抓來,他們原本的文明自然也相應傳播過來,梅菲斯抄錄來地資料,一份是用恩瑟文字書寫,被瓊恩認為很有可能是楔形文字,另一份是穆罕瑞德文字,當然他壓根不認識。這兩種文字,雖然是伊瑪斯卡當時通行的語言之一,其實是在奴隸中使用,並不是官方文字。伊瑪斯卡的官方文字,自然是伊瑪斯卡語,同樣也是象形文字,但如今早已經失傳——此外,據說在皇室和高層,還有另外一種秘密通行的文字,不知真假。
奴隸的到來,雖然為伊瑪斯卡帝國解決了危機,擺脫了困境,但卻也埋下了隱患。一千多年後,穆罕瑞德和恩瑟兩大神係的神祇們聖者化身,降臨在伊瑪斯卡,號稱“神王”,率領奴隸們起義造反。
“等等,”瓊恩打斷,“宗教學我確實是很差勁了,但穆罕瑞德神係我至少還聽說過這個名字,恩瑟神係……好像完全沒印象。”
色友點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