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女真首領溫罕.沙爾溫精明強悍,長女慕容紫煙智勇過人,自幼體質特異,出生時比正常嬰兒重了叁倍,出生時沙爾溫原配夫人德爾瑪差點難產去世,天生力大無窮,十來歲成為女真跤王,第一勇士塔塔巴也敗在她手下,小小年紀便奪得女真第一勇士稱號,被族人尊稱為“慕容格格”。
沙爾溫非常賞識這位鳳骨峥嵘的長女,在她年僅十四歲時,便授以十五個牛錄部眾,讓她率兵出征。
千禧十七年。雄才大略的沙爾溫逐步蠶食遼東女真各部,實力越來越強大,同時派遣年僅十五歲的長女率兩千鐵騎北上阿什河畔,遠征女真完顔部。
慕容紫煙膂力過人,卻也足智多謀,為徹底征服長期盤踞於阿什河畔的完顔部,她率麾下鐵騎象狼群一般,整整跟蹤尾隨完顔部長達一月之久,不停地派出小股精騎髮起試探性攻擊,不斷地騷擾對方,令對方不得安寧。她是個最優秀的獵人,非常有耐心,由於敵人強大,戰事緊張,她和麾下將士曾整整五天沒吃上一口熱飯!
最後在完顔部首領心浮氣躁、自亂陣腳並露出破綻之際,慕容格格髮起雷霆一擊,她勇不可擋,麾下鐵騎如狼似虎,大敗完顔部萬餘人,將其征服,阿什河流域從此成為她的狩獵場!
由於這場輝煌的勝利,父親沙爾溫將這塊被她征服的土地獎勵給她,她有了第一塊慕容封地。緊接着無數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便象擊敗完顔部一般不斷地書寫出來。
她以阿城完顔部為根據地,在接下來的五年裹相繼征服北部虎爾哈部、東邊窩集部和西南的烏菈部,以一場又一場勝利不斷地為父親建立部落聯盟的努力增添談判籌碼,父親的獎勵也接踵而至,被她征服的鬆花江、黑龍江流域儘數納入慕容封地,使她成為遼東女真北疆這片廣闊土地上和四大部落的新主人!
女真人的生活方式與早期的日耳曼人類似,都生活在寒帶森林地區,狩獵畜牧兼有,也極善養馬作為狩獵工具。在軍隊騎兵兵種上,因馬匹健壯高大、冶金工匠水平較遊牧民族要高,故以重裝騎兵為主,騎兵武器也多樣化。無論女真還是日耳曼,其戰鬥力的重心都在重裝騎兵。
作為這個掠食民族中的精英,慕容紫煙性格強悍、極具攻擊性,她手下這支虎狼之師也一樣,這充分體現在攻擊武器上,她麾下標準武器為一柄尖銳的一丈長矛、一把重型鋒利彎刀和一麵長尖型的鐵皮硬木大盾牌。
但凡注重攻擊之人,也非常重視對自身的防護,她也不例外,在铠甲上不惜耗費巨資。當時西方和東瀛的鋼鐵冶煉技術髮展迅速,已能制造防護力極佳、相對較輕的鋼制闆甲,費用也不算太貴。她便已先後派人遠赴東瀛和高麗,為將士和戰馬量身定制,采購大量全套闆甲。她麾下鐵騎即便在注重裝備的遼東女真部都具有頂級的防護和攻擊力,她之所以能縱橫於白山黑水間,以少勝多、屢戰屢勝,除了強悍的戰鬥力和一往無前的頑強作風,裝備精良也是重要的原因!(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千禧二十年,即慕容格格十八歲那年,海西女真葉赫部首領吉比達,糾集哈達、輝髮、瓦爾喀及長白女真的珠舍裹、納殷兩部,蒙古的科爾沁、錫伯、卦爾察叁部,共九個部落的叁萬聯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分叁路向遼東女真部髮動進攻。
慕容格格臨危受命,由慕容封地揮師南下,與父親率軍合力對付這九大部落,這是她所經歷過的最為慘烈的一戰,整整八天未曾合眼,未吃上一口熱飯,但也是她戰績最為輝煌的一次,以區區前鋒一千鐵騎摧垮敵陣中央精銳、海西女真本部騎兵萬餘,接着她率一千虎狼之師和沙爾溫軍一同揮軍掩殺。
九部聯軍之中,東海女真瓦爾喀部的烏鴉第戈武、夜天情夫婦和葉赫部班爾達夫婦最為悍勇,率所部在陣中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於左翼重創遼東女真軍,危急之中的九部聯軍士氣大振,沙爾溫以中央突擊、兩翼包抄的戰略企圖嚴重受挫,戰局變得岌岌可危!
負責由中央突擊的慕容格格見勢不妙,挺身而出,率百餘精騎策馬沖向漸漸支撐不住的左翼,大髮神威,生擒這對瓦爾喀部雌雄悍將,班爾達夫婦力戰不屈,不願受縛,被殺,由此徹底扭轉戰局。
一場團體競技運動的勝負常取決於某個明星的錶現,而戰爭的勝負天平,也往往被一位不世出的軍事天才所左右。遼東女真軍中有這樣一位足以扭轉乾坤的天才,所以最終大獲全勝,橫掃九部叁萬聯軍!
是役她殺瘋了一般熱血沸騰,率所部斬首五千,降者無數,立下赫赫戰功!
擊敗九部叁萬聯軍之後,遼東女真部聲威大震,沙爾溫成為女真無冕之王,慕容格格的聲名更是如日中天!
烏鴉第戈武夫婦被慕容格格之勇力折服,在她的勸說下歸降遼東女真,夫婦倆身為瓦爾喀悍將,極為愛才的慕容格格並未按女真慣例將二人罰作奴隸,而是收歸麾下隨她南征北戰。
和往常一樣,遼東女真趁勢縱騎入侵九大部落,大肆劫掠,慕容格格所部斬獲最多,俘獲大量財物、奴隸和兒童,她對年幼的弟妹們一向慷慨大方,由葉赫部勝利班師回到慕容封地之前,按慣例取出一半戰利品,派百餘騎押送到遼東女真老寨分贈給弟妹們。
阿什河畔,一排排灰色蒼涼的針葉林邊、沼澤旁,泥濘的土路上,慕容格格麾下兩千精騎整整齊齊地排成兩列,策馬緩行,前隊進入封地首府阿城那一刻,驚呼聲、呐喊聲和聲嘶力竭的歡呼聲已響成一片!
將士們除了跨下戰馬,每匹副馬上都馱滿了貨物,有值錢的人參、鹿茸和貂皮,也有不值錢但很有用的靴子、棉被和鍋碗瓢盆之類,不一而足……
將士們個個臉上喜氣洋洋,畢竟此行收獲頗豐,那些腦子好使的戰士已經算過,除去領主慕容格格、二領主窩泰根和大小首領們應得的份額,戰士們平均能分到一個成年奴隸、一個小孩、一頭肥豬(折算的)和財物若乾。
作為幾大部落最傑出的勇士,除了進入城堡時那陣陣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他(她)們帶着分來的奴隸和財物回傢時,還將受到傢人們英雄般的歡迎,熱氣騰騰的白豬肉、辛辣可口的烈酒已經擺上桌,正等着他們回去享用。
到了晚上,領主帳前曠野上薩滿祭司將登上神聖祭壇,將聖水一一灑向犧牲勇士的遺體,超度他們不滅的戰魂,護持英靈前往傳說中美麗的天國,烈士們的致命傷全在胸腹之前,麵對敵人倒下,沒有一個懦夫,這是他們應得的榮耀和歸宿!接下來便是篝火狂歡、美酒歡歌,不眠之夜,想想都惬意萬分!
比起成年男女奴隸,不少戰士更喜歡要搶來的小孩,因為很差的居住條件和食物就能將小奴隸養大,而且長大後這些男女奴隸對主人更加忠心。自從有幸入選這支重裝鐵騎隨勇悍神武的慕容格格東征西討,戰士們個個都成了貴族,不僅擁有了財物、馬匹和奴隸,更擁有鄰居們艷羨不已的榮耀。
當初追隨她北伐的遼東女真嫡係部屬更是風光無限,有些已當上副領主及牛錄額真。隨着每次征戰,所有這些仍在不斷增加,這次也不例外,他們已許久未嘗試戰敗的滋味。
馬隊後麵是漫山遍野的雞、鴨、狗、豬、牛、羊和馬群,四處雞飛狗跳,滿眼亂糟糟的景象,和前麵整齊劃一的馬隊相比,這是一個陣容龐大、不折不扣的烏合之眾,踢踢踏踏淩亂而密集的蹄聲,負責驅趕的精壯騎士們嘴裹不停髮出的吆喝聲、不時揮鞭抽在四處亂跑的牛羊身上髮出的噼啪聲,和這些牲畜髮出的“喔喔、咕咕、嘎嘎、汪汪、嗷嗷、咩咩、哞哞、咴咴”之類嘈雜無比的叫聲,還有後麵隱隱傳來的嬰兒啼哭聲混雜在一起,震耳慾聾,看起來不象一支得勝之師,倒象一個正在隨獵物群而遷徙的龐大部落。
陣陣嬰兒聲嘶力竭的哭聲越來越響、越來越近,眾多幼童一起哭嚎,在呼嘯而過的狂風之中高亢響亮,聲勢之大不亞於前麵的牲畜群!這是一行被繩索串在一起、長長的單列隊伍,男女老少都有,個個麵無錶情,顯得麻木不仁,就像牲畜般一個跟着一個,被如狼似虎的騎士們揮鞭驅趕着艱難地向前跋涉,他(她)們知道,前方等待他們的是無儘的屈辱和奴役,幾乎所有婦女懷中都抱着幼童,有的一個,有的兩個。
負責押送的騎士們沿着這行疲憊不堪的隊伍前後馳騁,不時揮舞着皮鞭大聲吆喝:“跟上,快點!”
這個隊列中的人全是慕容格格從九大部落抓來的俘虜,這些人無論是來自部落貴族之傢還是普通族人傢庭,今後的身份隻有一種,奴隸。搶來的大批兒童之中,有些是九大部落陣亡首領或貴族的子女。
一個身材高大健壯的女子懷中抱着一個女嬰走在隊伍的前列,她名叫烏雅瑟,今年十八歲,來自葉赫部。
慕容格格連人帶馬精甲閃亮,騎着一匹棗紅色高頭大馬立於城堡大門右側,居高臨下地看着這群漸行漸近的俘虜,窩泰根和汪吉古策馬侍立身側,正向她彙報在老寨向她的弟妹們分贈財物的情況。
窩泰根二十八歲,遼東女真人,最早隨她北征女真各部的元老,慕容領地二領主,身高五尺八寸的彪形大漢,騎在馬上如同一尊鐵塔,作戰勇猛,性格老成持重,深得慕容賞識,讓他負責管轄封地內四大部落和遼東女真本部部眾的日常事務。
汪吉古和他同齡,四大部落之一窩集部族長,雖非慕容嫡係,但率本部人馬隨她征戰多年,悍不畏死、忠心耿耿,同樣深得信任。
聽得同母大弟弟楚必塔強佔了大約叁成財物,慕容格格不禁失笑:“這傢夥爭強好勝,倒是跟我差不多,我教過他多次,就是學不會如何收買人心,必招弟妹們嫉恨,可不是什麼好事!”
待聽得同母二弟麥汗將自己應得的那份又分出一半給異母弟妹們,她也皺眉道:“二弟為人又過於忠厚老實,經常被人欺負,小時候為了他我可沒少跟其他野小子打群架!”
當烏雅瑟由她身下走過時,她擡手輕輕一揮,押送的騎士們齊聲大喝:“停下!”聲音整齊劃一!
“妳叫什麼名字?哪個部落的?”慕容格格俯身從她手中接過女嬰,孩子大約一歲左右,其他孩子的哭聲對這個女嬰毫無影響,似乎像她一般天生不會哭,隻是瞪着大大的眼睛靜靜地看着她。
“烏雅瑟,葉赫部。”做奴隸的規矩她很明白,隻需乾活,不能多廢話。
慕容格格看看懷中女嬰,“這孩子呢?”她很喜歡這個不哭的孩子,不會哭意味着堅韌強悍,就象她一樣!
烏雅瑟恭聲答道:“她叫北風,班爾達老爺的獨生女。”
這個不會哭的堅強女孩,她的命運由此開始,注定充滿艱辛和坎坷。
慕容格格點點頭:“班爾達我知道,葉赫部貴族,在九部聯軍中和烏鴉第戈武並肩作戰,給我部左翼造成極大傷亡,夫婦倆都是真正的勇士,可惜遇上的是我。烏雅第戈武夫婦已歸降於我,班爾達夫婦寧死不願受縛,被亂軍所殺,這孩子小小年紀便成了孤兒,多可憐啊。哼!這些人將來會明白,敗於我手並非屈辱,能在我麾下征戰八荒才是極大榮耀!”
汪吉古點頭稱是,對此他可是深有體會。
慕容格格揚聲說道:“解開她身上繩索,站到後邊來,其餘的繼續往前走。”
長長的隊列在她身下緩緩走過,在她的示意下,她的馬後已多了二十來個懷抱嬰兒的婦人。原來,她見這些隻有一兩歲的孩子怪可憐的,便挑選出一批女嬰,打算留在身邊,指派以烏雅瑟為首的女奴精心撫養。
後來,這些女孩長到叁四歲時,在她的督導下,指派嚴師對她們進行極端嚴酷的心理和身體訓練,並篩選出四個最優秀的女孩接受特殊訓練,四丫頭的老大便是那個名叫北風、不會哭的小女孩。
這些丫頭長大之後,成為慕容格格手下的得力乾將。
白山黑水間殺伐不斷,千禧朝北疆也是烽火連天,對陣雙方是宣遼軍和瓦剌輕騎,主帥分別是千禧朝長公主趙鳳吟和瓦剌部首領迭爾赤。
太宗皇帝趙正還是大寧王之時組建起來的這支部隊,曾隨他多次深入漠北打擊草原上的鞑靼諸部,戰功顯赫。後來英明神武的大寧王與繼位的五弟趙溫矛盾越來越尖銳,終至水火不容、刀兵相見的地步。大寧王率宣遼軍轉戰南北,六年後攻取京師奪得天下。
從那以來,這支鐵軍一直由皇族核心成員牢牢掌控,駐紮在宣府一帶,成為抵禦鞑靼南侵的主要軍事力量,保得皇朝北疆兩百年安寧。
到得千禧二十叁年,在驚才絕艷的長公主趙鳳吟十八歲生日那天,千禧帝將指揮這支鐵軍的兵符賞賜給他極為倚重的長女,作為生日禮物,從此皇朝這支精銳之師一直被她所掌控。
千禧二十五年,長公主率宣遼軍雄師十一萬北擊瓦剌,與瓦剌軍主力決戰於土剌河畔大草原。她與先祖太宗皇帝一樣,極善收集敵軍情報,多謀善斷、用兵如神,是役大破瓦剌十餘萬大軍。
瓦剌部懾於宣遼軍聲威,舉部遁走,長公主采用昔年鮮卑拓跋圭打擊柔然的戰術,令宣府鐵騎萬餘人在廣闊無垠的漠北草原上縱橫馳騁、千裹大追擊,騎兵一個人配兩匹馬,長途跋涉,輪翻換乘,馬歇人不歇,到達會戰地點,不必休整,直接換乘另一匹沒有負重的馬參加戰鬥,若糧食沒了,可殺副馬充作軍糧。
色友點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