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一科裹,癌症病人是主要的一類病人。有些人長期肚子疼,由於在在農村,沒錢看病,或者為了節約錢,不願看病。一到醫院,往往是晚期胃癌,晚期肝癌。對於這類病人,外科醫生是束手無策的。每當看到這類病人,心裹總是難免有點沉重。這類病人得知自己病情後,最常說的是:“早知道這樣,當初就不抽煙,不喝酒了。”
醫學上,對於危險因素的分析常用logistic回歸模型來分析,將各種因素代入公式,在一長串的分析結果後,得出某個因素是致病因素,某個因素是保護因素。因此,我們常可以聽到抽煙喝酒是致病因素。因此,儘力避免接觸這些致病因素,可以有效的降低疾病的髮病率。我有時天真地想,對於愛情是不是也可以做logistic回歸,然後避免愛情中的不利因素,這樣的愛情是不是會持久些?
到了科室,見了劉丹,對我異常冷淡。在張馨走後的很多天裹,我曾固執地想“如果我當時意識到劉丹的改變,也許結局就不會這樣了。”
但卻一直沒有去反省自己曾經的錯誤,把一切都歸咎於我當時沒有意識到。
張老師收了一個新來的病人,膽囊結石,B超掃描到的石頭直徑有3cm,進食後疼到不行。過去問病史時,病人還在喊疼。由於上次的教訓,我對病人保持着冷漠。我問完病史後,旁邊的女孩忙跑過來問:“醫生,我媽媽的情況怎麼樣,嚴不嚴重?”
我大致給她解釋了一下,她感激地說:“謝謝妳,妳真是好醫生。”
那簡短的八個字在我腦海中不斷環繞。曾經冷漠的心逐漸融化。到了別的病房,有幾個病人傢屬問我問題,我稍微耐心地解釋了下,他們也都同樣錶示衷心的感謝,一個傢屬連續說了叁次“謝謝妳”對於醫學生,很多人都有誤解,認為大多是醫生的子女。事實上了,出了某些大醫院教授的子女外,其它小醫院小醫生的子女,很少學醫了。因此,現在人們罵的穿“白大褂的屠夫”事實上來自百姓傢庭。年幼時,我體弱多病,我父母常帶我去醫院,那時對醫生醫院的印象就跟現在的百姓一樣,覺得醫生冷漠,覺得醫院無情。後來陰差陽錯學了醫,卻是我始料未及的。有時想想自己那段時間對病人的冷漠,我還心有餘悸,我差點就成了曾經自己最鄙視的人了。
回到傢,大聲地叫了張馨幾句,張馨忙跑出來問我什麼事,我笑着說,沒什麼事,就是喜歡叫妳的感覺。她嫃怒到:“這麼大個人,還像個小孩。”
色友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