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背影還是那道背影,但屬於上代“邪帝”向雨田固有的傲臨天下,俯視眾生的沖天豪氣卻已轉瞬消融,隨風飄逝!
同向雨田有過一段宿緣的寧道奇;經歷、並親身見證過“成都異象”的四大聖僧;見過向雨田本人的梵青慧,了空,祝玉研和左遊仙幾人頓覺怅然若失,心情抑鬱……因為,一代武林宗師,尚且高上他們一輩的向雨田終完全消逝於紅塵俗世,仙去無蹤!
就在諸人仍沉迷於千古異像的震懾之中時,那道又恢復成平和,自然,反濮歸真狀態的身影緩緩轉向眾人,臉上獨特的天藍色麵具,不知何時,早已被其主人收入懷內。
風頭最勁,有天下第一高手之稱的當代“邪帝”同武林絕代宗師,有“中原第一人”之稱的道門“散真人”終於遙遙相對,目光交彙!
那是怎樣的兩對眼眸呀!
老人的眼神充滿與世無爭,超凡脫俗的意味,清澈的眼眸深處仿佛能永恒地保持在某一神秘莫測的層次裹,當中又蘊含着一股龐大無匹的力量,從容飄逸的目光透出坦率、真誠,至乎帶點返老還童般純真的味道。
青年的眼神明亮清澈,玄奧莫測,其中蘊含深刻引人的超卓智慧和深邃如清泉,似幽潭,如汪洋,似夜空,包容萬物,洞悉一切滄桑意境。
老的童真,少的滄桑,這又是怎樣的一對奇異組合呀!
雖早先見到過真容,但卻是首次目睹這雙眼睛的李世民迷茫了……
“年紀輕輕的準妹婿怎麼可能有這樣一雙歷經無數滄海桑田,悠遠歲月的眼睛?(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難道“道心種魔大法”真的能夠將精神轉承?
那自己認定的對手豈不就是兩代魔門“邪帝”的組合?
自己能夠戰勝嗎?
戰勝得了嗎?
可能嗎?
怎麼可能?
不~~,我命由我不由天!
山阻,我就移山(愚公);海攔,我就填海(精衛),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果不能堅定執着的邁向自己既定的目標,那人生還有何意義可言?
兩代‘邪帝’的組合又怎麼樣,‘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丞相府手持白紙扇的西席)縱使粉身碎骨,我李世民此~生~無~悔~!”
在眾人矚目之下,在彼此的目光交彙之中,我輕輕踏前一步,朗聲道:“魔道向雨田的弟子,當代‘邪帝’笑行天,見過寧兄!”
寧道奇亦踏前一步,左手負後,右手打個問訊道:“故友有傳人如此,老夫甚感欣悅!正如小友所說,老道欺世盜名,實在愧對天下之人,更加慚愧的是今次還要打擾小友的清淨,厚顔前來約戰,奈何造化弄人,老夫也隻好做此違心之舉啦!”
旁觀諸人,無論是敵是友,都或多或少頓生崇敬之情和無限感慨,寧道奇此番說話充分錶現出道門大宗師的身份氣度,並不諱言自己對當年之事的真實想法,又含蓄的道出今次前來約戰也並非其完全本心。
“胸襟坦蕩,虛懷若谷”八字評語用在寧道奇身在,毫不為過!
再度踏前一步,我語含悠遠凝思的道:“四十五年前,年歲近百的傢師正因為未能擊敗尚僅不到六旬的寧兄,這才轉而鑽研,精修聖門最高武學‘道心種魔大法’,可惜未儘全功,抱憾而終。傢師一生驚才絕艷,睥睨眾生,卻僅在寧兄麵前受挫,我這個為人弟子者,要怎樣來了結這段宿怨,請寧兄有已教我!”
不知道向雨田和寧道奇之間還有這段宿緣的眾人心中不約而同,俱都生出想要進一步了解前因後果的想法!
寧道奇啞然失笑道:“當年老夫同向兄交手近百招,卻始終處於守勢和劣勢,想不到向兄卻對此戰如此看重,老夫何其幸之!”
言語間不急不徐,不溫不火,寧道奇恬淡閒逸,謙虛自守的心性修養,確已臻至無喜無悲,無爭無怒,渾然忘我,致虛守靜的超凡境界。
這不世出的武學大宗師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之間,確能令人孺慕崇敬,感到思想,層次和境界上的巨大差距。
我亦露出溫和笑容道:“‘既有昨日因,何求今日果’,傢師晚年雖因‘道心種魔大法’而武功全失,但精神修為卻由魔入道,踏入臻至‘天道’之前的最後一步,這才有了剛剛對小子的一點遺願。
傢師同寧兄當年一戰,僅是人生中的一點記憶,大海中的一道浪花而已,又何須介懷,又何必介懷?
道兄此次再度入世,乃是笑某的莫大榮幸,就讓我們彼此切磋,共同認證武道的至境吧!”
“呼~!”眾人再生訝異和感慨!
此番言語已超越佛門“既種業因,便得業果”的思想局限,無驚無懼,無恐無怖,無恩無怨,無敵無我,隻餘邂逅同道中人的歡暢與欣悅,寫意與灑脫!
道傢的“自然”“無為”在二人身上已得到最徹底的釋痊!
李世民,及其天策府眾將一時間也不覺爭勝之心全消,隻希望能夠早點見證這一最強對決,以慰平生!
武道已臻至宗師層次,但思想境界還有待提高的寇徐二人更是全神貫注,目不轉睛的注視場內二人間的言語交錯!
寧道奇古樸的麵容露出真心笑容道:“剛剛的精神比拼,老夫已落在下風,現在,就讓老朽領教,感悟一下小友對武道的心得吧!”
院落之中,分作數群的觀戰諸人俱都平心靜氣,屏息凝神,靜待這一場決定道統之爭,亦決定天下大勢的顛峰之戰!
“山雨慾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慾摧”這是頂尖高手之間對戰時,會予觀戰之人的必然感覺。
可是,現在場中遙遙相對的二人情形,與此卻是大相徑庭,背道而馳。
老的,彷佛已完全融入天地之中,山,就是他;他,就是山,風,亦是他;他,亦是風;穩重,飄逸,充滿自然,超然,渾然天成的仙姿逸態!
少的,青鬆般筆直挺立的身影看似存在,又似不在,本身就好像日月星辰的一部分,妳注意到他,他就存在,並無時無刻不在給人以光明和指引;妳沒有注意到他,他依然存在,在亘古宇宙中,一直按照某種玄妙難測的神秘規律,生生不息的運行,消逝,重生……
恍惚間,識見稍差的寇仲,徐子陵,突利,李世民,天策府諸將,左遊仙輔公佑等人豁然而悟……現在的兩人,不再是道,魔之間的爭鋒,而是道傢內部的交流,是“莊週”的“自然”同“老子”的“無為”,兩方的交彙,交融……
寧道奇喜好,崇尚的是莊週的恢奇,更愛他入世而出世,順應自然之道。所求的是泯視生死壽夭、成敗得失、是非毀譽,超脫一切慾好,視天地萬物與己為一體,不知有我或非我的‘至人’和逍遙自在。
而莊週的思想雖以老子為依歸,但探求的是個人在沉重黑暗的社會中,紛爭傾軋的俗世裹,如何實現自我解脫和自我保全的方法。
強調的是“全性保真”是舍棄任何世俗的知識和名譽地位,以追求與宇宙的抽象本質——“道”化為一體,從而達到絕對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
老子的思想倡導的是“無為”無為並不是真的無所作為,而是大有作為、大有成功,這個“為”乃是誰也比不上的“大為”如我們的身體,結構何其復雜、精密,我們主觀上並沒有去操什麼心,其生理機能卻能有條不紊地工作,使我們保持健康。這就是“無為”“無為”用在生活上的例子很多。比如有失眠經歷的人知道,我們很着急,想儘了辦法,數綿羊,深呼吸,聽音樂……結果卻是越想睡着越睡不着。最終能入睡,多半是在不知不覺中放棄了“我要睡着”意念的時候。
“無為”用在“本書”中的例子也很具有說服性,就是當日同師妃暄髮生關係時,本意是為了通過雙修替她療傷,可~,結果,卻是僅僅一次親密接觸,就“制造”出誰也未曾想到的奇迹,本書的小小主角,對佛,魔兩道,乃至天下大勢,都將產生深遠影響的寶寶!
“無為而為”的內在含義,在這裹得到最徹底的釋痊和演繹!(^_^)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早已知曉這點的我才會以老子的“無為”來制約寧道奇(莊週)的自然;同時期望能夠與他在道傢思想上產生共鳴和惺惺相惜之感……這也是感召,感化,改變,對決寧道奇的既定策略!
否則,在早已知曉寧道奇就躲在房頂,旁聽屋中的一切時,自已為何還會不厭其煩的同諸人洋洋灑灑的進行論辨!
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老人傢”曾經說過,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當然,無論是二人對決,還是爭霸天下,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實力”二字!
寧道奇,就讓我看看妳究竟強在哪裹!
觀戰諸人彷佛也感覺到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即將到來,無不引頸以盼,拭目以待!
就在二人遙遙相對,大戰,一觸即髮之際。
“咣?!”
院落大門左右分散,一道超然於物外,傲對於世人的卓越身影出現在眾人麵前……
(注1:裴矩,原名世矩,因避唐太宗諱而去世字,字弘大。乃隋朝及唐初政治傢,隋末時期以經營西域而知名於世。另:他在本書中的真實身份,相信大傢早已耳熟能詳了吧!
(注2:老莊的學說,見解深奧博宏,雖多有差異,但亦多有相通,昔日,今朝BT對其都是頭大如鬥……這裹主要強調老子的“無為”和莊週的“自然”亦是小說的需要,如有贻笑大方之處,請大傢一笑置之!
色友點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