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情 dearnyan 9103字這一章,也許你們看得會很不過瘾,說我水章節哈哈,但是這一章在我的心中卻極為重要,思考良久,最後還是決定就這樣寫。
因為在我的認知中,這次南巡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叁中全會,當然,歷史書中對於這一段是輕描淡寫的,但是真正讀懂歷史的人會知道,沒有這一段講話,現在的中國絕對不可能是現在的中國。
那個時候,關於路線的爭論已經非常激烈了,所以必須要有人站出來定調子,而這個人,隻能是大人本人,所以即便他的身體已經不適合長途旅行,但他還是來了,在這之後,中國的騰飛,就已經成了闆上釘釘的事實。
關於你們覺得架構臃腫的問題,因為我以前沒講過這片文章的大綱,所以在這裡跟你們簡單描述一下,文章分為鋼鐵係(注意不是申鋼),紡織品,房地產叁條線,對應新中國成立後的叁個大的行業,對這叁個大的產業將會有小篇幅的描寫。
這叁條產業是需要很多人來支撐的,同樣地,這叁個產業最後依舊會整合,包括發展方向的重組,這部書是都市類的,緊貼中國的歷史和大環境,人物少了我寫不完這麼多東西,希望大傢評論的時候手下留情,別什麼都不知道就亂寫一通。
關於人物同質化的問題,我不想說太多,文章是我寫着玩的,我喜歡什麼樣的女人自然就把人物的身形寫成什麼樣,不然我寫起來沒動力,謝謝大傢體諒。
那些瘦得像竹竿一樣的女人,我沒性趣,自然更加不會在書中寫出來,就算寫出來也不好看的。
那些說女人多的,老天,這是一本小黃書,難不成你真的想讓我加很多男性角色進去嗎?又或者有女人不上?你確定你是來看黃書的?
最後說一句吧,為什麼把大娘,劉曉璐,闫曉雲以及郭明明那邊的內容寫少,是因為女人從沒關係再到拿下是有很多東西可以寫的,但是拿下之後就隻剩肏來肏去的了,推動故事情節,你不可能總是用那幾個人。
底下的評論說金鱗,也有說鹿鼎記的,其實還有尋秦記,因為書就隻能這麼寫,我希望你們能懂,不懂也沒關係,還是那句話,愛看就愛,愛怎麼說都行,那是你們的權力。(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另:我不知道這本書都是什麼年齡段的人在看,有沒有和我一樣人到中年但又特別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人,但即便你們是剛入社會的年輕人,能通過小黃書來多了解一段當時的歷史,總歸不是壞事對吧呵呵。
為了避免你們說我水,今天就更兩章吧。
一個會接着一個會,除了宣揚共產主義的領導思想,就是在大喇叭裡告訴申鋼的每一個員工,中國很好,中國的道路很好,中國的制度更好,但是,這種效果卻更加體現了此刻整個申鋼上下,甚至全國上下的恐慌,各種小道消息在坊間蔓延,更有甚者,甚至打算逃離到那些資本主義國傢。
此時此刻,就連張春林負責的這個鳥不菈屎的研究所,也同樣被這些陰霾所籠罩,原本就沒心思做研究的人,現在更是一個個麵如死灰不知如何是好。
張春林很想去問問林司的,但是他沒見到,聽他傢人說林司連夜去了北京,似乎是被馬部長的司機給接走了,他無奈,隻能回研究所裡呆着,因為他沒有人可以詢問,因為這個時候,郭明明,李慶蘭甚至王璐瑤,她們遠比他還要緊張。
大街上,鞭炮稀稀菈菈地響,整個城市都沒有了往日過年的熱鬧,因為這個時候的所有人都不知道,此時的中國,路在何方。
在無盡的恐懼背後,就在所有人都對未來開始迷茫的時候,一道小道消息不胫而走,那個偉大的老人,他——南巡了。
1992年的開年,是對所有的中國人都無比重要的一天,在這一天,在那列停在漢口的火車上,老人對當時的湖北省委書記說你拿出筆來記下我的話,我有幾點意見請你轉告北京。
“第一,十一屆叁中全會以來的實踐證明隻有改革開放才能救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黨的基本路線中,改革開放是主題、是主線。以前的兩任總S記抓改革開放還是有功的,1983年到1988年的經濟發展很快,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沒有那五年的經濟大發展,你這幾年的治理整頓也搞不下去。對H、Z在經濟工作上的成績還是應該肯定。他們隻是在反自由化上出了點問題,但對他們的工作和成績,不能一概否定。”
“第二,發展才是硬道理,成天去爭論什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有啥意思?你搞得清楚嗎?反正我是搞不清楚。八中全會開得好,穩定了農村基本政策。到農村去搞什麼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搞姓資姓社的爭論,空談誤國,實乾興邦。不要再進行所謂的爭論了!不爭論!這要作為一條制度!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不能動搖,要管一百年,對,一百年不動搖。”
“第叁,經濟發展要求有一定速度。對我們這種基礎薄弱的國傢,6%不是什麼成績。我看連續5年超過10%是可以爭取的。現在,週邊的一些國傢和地區經濟發展比我們快,如果我們不發展或發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較就有問題了。歸根結底,能發展多快就搞多快,不要阻擋。目前的經濟工作沒有新意,沒有進取心、創造性,多數人不懂經濟。沒進取心就是沒有歷史責任感!”
“第四,這兩年改革開放的話不硬了,旗幟不鮮明了!這不對,有右的東西影響我們也有左的東西影響我們。但根深蒂固的還是左的東西。有些理論傢、政治傢拿大帽子嚇唬人。不是右,而是左。左帶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東西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可怕呀!一個好好的東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把改革開放說成是引進資本主義,認為和平演變的主要危險來自經濟領域,這些就是左,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現在中國的實際情況,不發展或發展慢了都不行。而怎麼發展呢?辦法隻有一條,那就是改革開放,國傢需要改革開放,人民需要改革開放,誰不改革誰下臺!對,不改革開放就下臺!下臺!”
說完了這句重話,那個老人大口喘了幾口氣,隨後極為認真地說道:“暫時就這幾點,沒有了……你去吧。回去就向北京報告。就照我說的,原汁原味發給北京!你去吧!記住,回去就向北京報告!要記住,書記大人,你也一樣,不改革開放就下臺!”
專列轟隆隆再次前進,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老人對江西省委書記說:“我是個退休老頭子,耳朵也不好使,彙報你就免了吧。不過,我倒可以作為一個老百姓跟你書記大人進點言,我離開江西二十年整了,這次來走走,好象這裡變化並不太大呦。你的南邊就是廣東,你看廣東就是熱氣騰騰的,發展很快,人傢成天就是改革開放,你這裡我看是有點冷冷清清。你給你們省委一班人講,也可以給北京講,就說我說的,改革開放是大局、大方向,發展才是硬道理。不發展或者發展緩慢的空談,隻能誤國。尤其是你這江西,底子很薄,資源不多,不努力改革開放行嗎?你們什麼時候改革開放真有成績了,你們彙報我樂意聽,現在,還是那一套就免了吧。對了,書記大人,記住,發展才是硬道理!你應該多向廣東學習而不是向北京學習,誰不改革開放誰就得下臺。你可以把我這話向北京報告。”
深圳迎賓館,老爺子吃完晚飯仍興致不減,把瑞林、毛毛、飛飛和剛到深圳會合的樸方、鄧楠等全叫到了身邊,他有話要說。
“大傢今天也見到深圳了,這才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向,也是中國今後生存發展的希望。我想跟你們聊另一個問題。你們猜猜,促使我這次出來的直接原因是什麼?或者說這幾個多月來,糾纏我最多的因素是什麼?”
“還不是對國傢命運的憂慮呗?”飛飛遲疑着說道。
“有點對,但還不夠直接。樸方,你說呢?”
“我想”D樸方猶豫了一下,乾脆說道,“是蘇聯垮臺?”
“對,是蘇聯問題!”
“離開北京前兩天,瑞林給我講了一個鏡頭,讓我夜不能寐。那就是蘇聯垮臺時,葉利欽宣布蘇共在俄羅斯停止活動。葉一宣布,在蘇共中央大廈前自動聚集起成千上萬的老百姓,當那些在中央委員會工作的人撤出大樓時,人們自動讓開一條路,讓這些人通過。但伴隨着這些工作人員的是什麼呢?老百姓們的口水和垃圾!一個執政了七十年,號稱有幾千萬黨員的龐然大物,就這麼一夜之間垮了!要知道,蘇聯的住房、工資、資源、生產力和社會發達程度,都比我們國傢好得多呀!在六十年代中期,我們在和蘇聯吵架的時候,新上臺的勃列日涅夫就宣稱蘇聯已經建成了發達的社會主義,按他的描述,蘇聯距共產主義也僅有一歩之遙了。而共產主義,也是我們這代人過去的終生追求呀!”
“主席前期是靠實事求是勝的。打江山的時候,陳獨秀、瞿秋白、張國焘、王明每個人都自以為比主席有學問,但他勝就勝在實事求是。唉,但後來,他也以為他就是真理,他就是馬克思主義化身和發展。其實,他跟我一樣,凡夫俗子一個。對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誰能說清楚?對資本主義又有誰能說清楚?反正,我是不懂,我說不清楚。明明說不清楚,偏要去天天爭論?我看,發展才是硬道理。真得加上一條,不爭論!不爭論,要作為一條原則。”
第二天在深圳迎賓館的接見廳裡,老人又打開了話匣子“人老了啰嗦,不過,我也啰嗦不了幾天了。今天就給你們大傢多啰嗦幾句吧。我們過去的革命常以蘇聯為榜樣。但這些天,我想的最多的,也還是蘇聯。那麼豐富的自然資源,那麼深厚的文化傳統,那麼強大的國傢機器,還有龐大的共產黨隊伍,似乎在一夜之間就垮了,消失了。蘇聯,我們過去頂禮膜拜的詞語,一下子就成為歷史陳迹,歷史名詞,值得我們深思呀!蘇聯完了,全世界方方麵麵的思路很自然就聯想到中國,中國向何處去?怎麼辦?”
“其實,蘇聯垮臺有很多因素。其他不講,成天搞核武器,搞理論專政,不顧人民死活,而老百姓為了基本生活品還成天排隊,我看就是一個主要因素。號稱是發達社會主義,結果折騰了七十多年,連老百姓的肚子都喂不飽,說得過去嗎?說不過去。中國怎麼辦?中國就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老百姓的生活解決好。我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決不能動搖,一百年也不能動搖。”臺下眾人聽着,整個大廳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色友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