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啊,從北宋起,漢人就象閹割了小馬駒,再也沒能蹦達起來。我們為什麼常說漢唐雄風這個詞,是因為漢朝唐朝時候我們漢人從物質上到精神都是強盛的,是正兒八經的男人文化。而從宋朝起,漢人文明就一朝不如一朝,一代不如一代,精神蔫吧到了極點,正常男人不得勢,閹人太監橫行。
前些天,電視上播放鄭和下西洋的電視劇,那些編導們胡扯說我們的文化多麼先進,國力多麼強盛,我們的艦隊多麼強大,航行到印度,航行到非洲,距離多麼遙遠,看了真是讓人氣得蛋疼。
讓一個沒有男根的太監,開着一群大木船,裝着絲綢和瓷器,沿岸到處派髮,這算是他媽的什麼文化,無非說我錢多、肉肥、人傻,傢大業大,抛灑點沒啥!
看看人傢西方,十幾個人駕條小木船就敢滿世界的闖蕩,到處開疆擴土,這才叫開拓,這才叫冒險,這才是男人乾的事情,這才是強盛的文化。
我不知道那些歷史學傢是怎麼編寫古代歷史的,要是讓我給中國歷史斷代,中國古代史就叁段,石器文化,青銅器文化,瓷器文化。石器文化愚昧,青銅器文化強盛,瓷器文化羸弱。”
收藏的學問很深,牽涉到各個學科,尤其是歷史文化知識必須精通,否則給古董斷代就是大問題。徐铎沒上過幾天學,充其量是初中水平,他任法院院長也是轉業後在法院係統惡補了一些法律方麵的知識,而從迷上收藏後,他又開始狂補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等方麵的知識,他看得多了,鑽研得深了,往往也能對古文化提出一些獨特的見解。
常雨澤對老丈人的見解不敢認同:“我們國傢對外宣傳上不是經常說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髮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嗎?在英文中瓷器就是中國(china),‘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就是中國文化的象征。”
色友點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