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就是洗米華現在都不敢再在內地出現了,至少不敢大庭廣眾之下堂而皇之的出現,隻敢躲在澳門那邊,而且是大手筆的放權,讓手底下那些背靠財團豪門的小弟自立山頭,說是跟他混的,其實早就另立山頭聽調不聽宣,完全就成了唐中後期的藩鎮割據。
畢竟這也算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收割方式,本身也確實是有市場需求,加上阿裹那邊本身確實也給一些新興企業中小企業提供了髮展機遇,所以在浙省這邊確實是很有市場。
別國內地了,就算是港臺日韓,包括歐美,這樣的體係勢力都有存在,李長生自然是用不上的,但對於一般的草根富豪,本身沒有牛逼圈子的,還真需要。
雖然代價很大,堪稱割肉,但有時候妳都快要活不下去了,就算知道這是慢性毒藥,妳能拒絕得了?
而且互聯網金融的利息雖然比銀行高,但也確實是方便,至少也是合法利息,本身並不違法,對於很多急用錢的普通人來說也很有利。
不過資本搞這些可不是真的為了大傢都方便,本質上是想要割韭菜,因為很多年輕人並不理智,消費是衝動型的,很容易就會狼性消費,但本身的收入跟存款限制了他們的消費,可這樣便捷利息貌似還能接受的互聯網借貸一出,立馬是徹底控制不住,然後各種超支負債,從此變成資深欠債人卑微打工人。
危害跟好處都很明顯,好處是大幅刺激了消費,助推了一大堆跟消費掛鈎的中小企業國產品牌,不少資本跟企業都會因這種透支未來的額外收益而獲得強勁髮展,這也是他們不惜借貸,寧願承擔高額利息也要瘋狂借錢的原因,因為傻子都知道這種事無法持續,遲早會有一個儘頭。
危害就是現在就把未來透支了,讓無數年輕人背負上了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還清的債務,很多都成了月初工資剛到手,月中旬直接還利息,然後開始新一輪借貸以貸養貸的悲催日子。
到時候別說買房結婚,能保證自己的正常開銷就很不容易了,畢竟誰又能保證妳的收入一直會增加,妳的工作可以一直不出問題,某天隻要是出現了一些問題,打斷了本就很緊繃經不起一點風浪的脆弱資金鏈,大規模破產資不抵債信用違約就很常見了,美國的次貸危機跟之前幾次經濟危機不就是這樣來的。
所以這也算是一種髮展方式吧,李長生他們知道這中間的利弊跟危害,但更多的不是改變,而是利用這樣的週期高抛低吸,成為最終的大贏傢,這便是李超人每一次都能精準的提前髮覺到危險,然後關鍵時候高位退出成功逃頂,在災難過後低位接盤成功抄底的真正原因,因為他們才算是真正的莊傢。
色友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