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禀正久有取真帝而代之之意,隻是猶豫不決,忽聽美人有請,急忙回至後宮。
“不知美人喚我何事?”
“王爺,如今國傢動亂,軍閥割據,而真帝年幼,何不取而代之?”
“愛妃有所不知,初進京監國之時,徐有亮與馮慶極力主張立段麟為君,如今若廢君而自立,恐有不便。”
“千歲有所不知,這徐有亮和馮慶心中早已有意要廢真朝幼君。”
“愛妃如何知道?”
“前幾日,徐有亮派使者來朝進貢,曾送南方水果數擔,我與他交談之時,他暗示妾身,徐有亮有意擁戴千歲自立為君。”
“徐有亮野心不小,怎肯容我自立?”
“徐有亮自然是另有所圖。”
“怎說?”(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徐有亮之嶽父原是南嶺之主,後來又授與有亮,如今朝挺卻把南嶺封給蠻人何裡,徐有亮心中久有並吞南嶺之心。”
“這便怎樣?”
“徐有亮招兵買馬,無一日不想重掌南嶺九溝八十一洞大權,所慮隻是螳螂與黃雀之故,如今徐有亮使者話外之音,乃是他不反對千歲廢立之舉,千歲默許他奪取南嶺。”
“豈可如此?南嶺乃是我當初故意設下的一棵棋子,若南嶺被徐有亮奪回,我便少了一個牽制徐有亮的力量,不可不可。”
“千歲。何裡其人,終究蠻人本性,目光短淺,他能有何作為?彼時我等邀他同討有亮,他人馬將官都多鎮南守軍甚多,不光攻城不下,還擅自撤軍,迫使千歲不得不與徐有亮、馮慶媾和,其情可惱。如今徐有亮若去討伐,正好讓他們相互撲殺,傷其兵丁,耗其糧草,卻不是好?”
“若是有亮得了南嶺,實力大增,隻怕我再制他不住。”
“不然,南嶺乃是不毛之地,無人無土,難養幾萬人馬,何裡在南嶺,對徐有亮並無威脅,而徐有亮得了南嶺,也無非是得了個破山洞而已。如今能有徐有亮擁戴將軍為君,正是求之不得,至於徐有亮真心還是假意,都不是要緊之處,隻要廢立之時,徐有亮不出來反對,馮慶一傢怎敢逆天下而行?機會不可多得,千歲叁思。”
其實,如果先實行隱忍之策,等把馮慶或都徐有亮殲滅了一個,那時自立為君也未嘗不可,現在倉促稱君,正好給了人傢口實,失去了大多數的民心,而憑實力,王禀正又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這應該說是一個敗招兒。
王禀正本來不糊塗,不過一是他被趙蟬迷得頭腦發昏,二也是野心作怪,便派了特使秘密前往鎮南關,與徐有亮訂立秘約。他哪裡知道,趙蟬早已接下徐有亮使者的重金賄賂,許他向王禀正說項,再說,趙蟬自己也恨不得早一天回到皇後的寶座上呢。
代錶徐有亮出麵接見秘使的是張圭,張圭是個善辯之人,加上金銀開道,很快便與使者達成了秘密交易。
秘使尚在歸途,徐有亮已經揮師進兵南嶺。
知已知彼,百戦不贻。徐有亮本來聰明,又有張圭輔佐,沒有把握自然不會輕起戦端,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徐有亮的鎮南關被王禀正、曹雲龍和何裡叁麵圍困,唯一的盟友馮慶也是心懷鬼胎,因此進兵南嶺的關鍵並不在勝敗,而在於時間。
雖然王禀正答應對徐有亮用兵給予默許,但他卻很有可能會在戦事最緊張的時候變卦,發兵來襲,所以,要打就要快打,要快得迅雷不及挨耳,等其餘叁王明白過來的時候,南嶺已經取下,生米已成熟飯,別人自然也就不會再出頭。
何裡也沒閒着。
作為七王中最弱的一王,他知道自己隨時都會被不知哪一個吃掉,不光是徐有亮,還有馮慶和曹雲龍。雖然南嶺有着復雜的地形地物,單實力相差懸殊,叁王之中任何一王單獨用兵,都有足夠的實力吞並他,因此何裡每天都象睡在刀尖兒上。
而作為一個粗魯的蠻王,何裡的智慧實在是不能恭維,雖然他佔的是徐有亮的老窩兒,又幫着王禀正進攻過徐有亮的鎮南關,卻從沒有把徐有亮當成是自己最大的威脅,因為他十分自信地認為王禀正離不開他,不會眼睜睜看着徐有亮攻撃他,反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馮慶的身上,因為從馮慶的西四關到南嶺蠻洞,有一條雖然遙遠但並不險要的道路,若馮慶從此路來襲,是沒有太多險要的地勢可用的,但北邊卻不同,從鎮南關到蠻洞,險路多多,當年段靈鳳就是這樣被徐有亮戦敗的。
因此,當徐有亮祭旗發兵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何裡實在是吃驚不小,急忙調動蠻兵沿途阻截,又派了胡月和張萍為左、右先鋒官,領兵五千前往迎戦。
徐有亮這次作戦,是大造聲勢,聲稱用兵百萬,要一鼓蕩平南嶺。
俗話說,咬狗不叫,叫狗不咬。用兵講究出其不意,似這等聲勢,除了何裡之外,不由不讓其餘諸王懷疑他究意是不是真想用兵,或者他的真實目的究竟是不是南嶺,而王禀正和趙蟬也同樣起了疑心,盡管他們已經與徐有亮有了密約,但兵不厭詐,誰知道他實際上想作什麼呢?如果他真的想打仗,也許真正的目標是曹雲龍,因為曹雲龍同徐有亮的仇怨最深,而且東叁關也缺乏足夠多的險要地形,不太適合防守。
因此,曹雲龍感到非常喜怕,急忙派人去業城密見王禀正,約定相互保護,一邊調動兵馬,加固城防,隨時準備徐有亮來犯。
徐有亮的鎮南關,離南嶺山很近,大軍不過一日便到,誓師之後,卻叁個月未見一兵一卒進入南嶺,徐有亮、鳳翎和趙鳳竹好象也在人間蒸發了。胡月和張萍領了五千蠻兵出山口紮營,也就平白耗了叁個月的糧草,最後不得不撤回黃龍洞。
忽然有一天,在朱雀關南的一處人迹罕至的地方,有人發現了一些新挖的土坑,坑中盡是草灰,還有不少人的糞便,這一發現,給徐有亮秘密派兵偷襲曹雲龍的說法作了腳注,甚至連何裡也為自己隻不過成了人傢佯動的一個幌子而感到暗自慶幸。
當然,發現這一情況的人失去了蹤影,所以知道這一秘密的人都暗暗在心裡琢磨,生怕徐有亮發現秘密已經泄露。
隻有一個人坐在自己的府中,偷偷曬笑,那便是女留侯陶秀英。
不出陶秀英的所料,徐有亮的十萬大軍正在這個時候到了南嶺山口,領兵的元帥是花鳳,正副先鋒官是水玉女和水金童。
得到消息的胡月和張萍急忙領着那五千人馬自黃龍洞隘口而出,急行軍搶出山口,阻住了進山的道路。
兩軍相遇,各自紮營,花鳳派信使至胡月和張萍的大營下書挑戦。
第二天一早,吃過戦飯,雙方山前交兵,胡月和張萍亮的是全隊,而花鳳則領了五千兵馬出戦。
花鳳提馬出陣,往對麵觀着,隻見旗腳下兩員女將,都在十六、七歲上。
左邊一位,麵如叁月桃花,鳳眼劍眉,瓊鼻櫻口,金盔金甲,大紅戦袍,跨下赤兔胭脂馬,手使風翅金鎲,背後一杆大旗,紅緞麵,黃月光,上書一個鬥大“胡”字;右手邊一將,麵白如玉,杏眼桃腮,不頂盔不貫甲,內穿素白短打箭袖,披一襲黑緞抖篷,黑色絹帕了罩頭,跨下一匹烏雲踏雪,手使雙頭槍,槍頭後麵兩個鬥大白纓,黑白相映,煞是動人,背後也是一杆素白大旗,上書一個“張”字。
花鳳把手一拱,高聲喊道:“兩位女將軍請了。
原來上次進攻鎮南關的時候,守城的將領之一便是花鳳,所以認得。
“花元帥請了,不知花元帥到此,有何見教。”胡月提馬也到陣中。
“前者,兩位將軍平白無故發兵鎮南,攻我城池,殺我士卒,如今我奉我傢王爺之命,前來討個說法。兩位將軍既然來了,須與本帥有個交待。”
“花元帥敢麼是來問罪的麼?”
“正是。”
“前者乃是奉了朝廷旨意出兵,並非我傢王爺本意,事後我傢王爺自已撤兵,以示善意。如今事過境遷,你我兩傢相安無事,何必再生嫌隙?須知兵者,兇事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胡將軍此言倒也有理,隻是南嶺在鎮南之後,乃是肘腋之患,倘若今日放過何裡,焉知他日他不會又生異心?況如今,何裡任人唯親,排斥異己,九溝八十一洞的洞主多有怨氣。胡將軍還是派個人去,勸勸你傢王爺,讓他上道奏折,自己辭了這南嶺王,還叫我傢徐王爺回來重掌南嶺,那時節,再無紛爭,卻不是好?也免得兵戎相見,百姓受苦。”
“好一派胡言。花元帥,不要以為你們人多勢眾,我傢王爺便怕了。這南嶺王乃是朝廷所封,難道你想要便要麼?”
“正是,若是你傢何裡讓了便罷,不然,我傢王爺就要替南嶺百姓除害了。”
“哼哼!隻怕是癡人說夢!”
“是夢非夢,一試便知,胡將軍,你如今作何打算呢?是投降,亦或要與我為敵,須知大軍過處,草木難留,將軍叁思?”
“姓花的,你不必口出狂言,來來來,姑娘與你大戦叁百合。”
“也罷。便叫你見識見識本帥的武藝。”說完,一擺手中雞爪木,便要動手,身後一人高喊:“元帥,殺雞焉用牛刀?把功勞讓與末將。”
花鳳回頭看時,原來是水玉女。
花鳳知水傢姐弟的武藝不凡,於是圈馬回陣。
水玉女白馬銀槍,飛入陣中,與胡月通名報姓,然後戦在一處。
花鳳在陣中看時,隻見兩員女將都是一樣美貌多姿,卻又是一樣兇猛,在陣中你來我往,柳腰緊扭,香肩亂擺,嬌聲喊喝,一柄金鎲,一杆根槍,上下翻飛,殺得你死我活。
戦了有七、八合,張萍見水玉女武藝高強,胡月戦她不下,急挺雙頭槍出馬,慾圖雙戦水玉女,這邊水金童喊一聲:“女將慢來,水金童來也!”拍馬迎出,與張萍鬥在一起。
這一場,四員小將在陣前厮殺,兩邊鼓聲如雷,都盼着己方的將軍得勝。
不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色友點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