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感謝廣告商的支持幫助我們維持運營
請點撃廣告後繼續浏覽(24 小時內不再出現)

《明末煙雲》

成人小說

《小黃書》手機APP下載
明末煙雲
作者:shitou
第六章 精忠報國
文字大小
文字大小
文字大小
文字大小

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年),正月。

西安,原秦王府。

傍晚,微風明月。

自從在西安稱帝以後,李自成便入住原秦王府,因為歷代西安的王宮早已在流淌的歷史河流中被破壞殆盡。

現在西安最好的建築就是秦王府了,自然就被李自成佔為了已有,因為現在李自成已經是皇帝而不再是闖王了。

秦代以後的歷代封王中,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因為這四個封號代錶的國傢是春秋戦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傢。

原來秦王府內庭正中的宮殿被改名為乾清宮,作為李自成的寢宮,同時也是李自成批閱奏章和召見臣工們的所在。《易經》上說大哉乾元,又說乾為天,為君,坤為地,為後。故明朝修建皇宮,皇帝所居之宮取名為乾清宮,皇後所居取名為坤寧宮。清與寧均是平安亨通之義,故兩宮之間為交泰殿,蓋取《易經》泰卦之義,象曰:天地交泰。

宮殿建置,分為前朝後宮,所謂前朝,是指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而言,統稱為叁大殿。後宮乾清、坤寧,二宮之間,有一殿,名曰交泰殿,取乾坤交泰之義。

開國大業時期,李自成晚上常常勤政至深夜,如果不去別的宮中,就傳來一位妃子過來陪宿。

李自成一直沒有自己的兒子,李過是李自成的侄子。李自成還有一名義子叫李雙喜,雙喜是從娃娃兵提拔起來的,後屢立戦功得到李自成的賞識和相中,逐被李自成收為義子。(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李過與李雙喜多年跟隨李自成征戦天下,屢立戦功,對李自成忠心耿耿。

雖然李過與李自成的關係最是親密,跟隨李自成的時間也是最早。但是李過也沒有自己的兒子,或許是因為不斷的常年征戦,李過沒有時間去考慮個人的事情吧。所以李過也從娃娃兵裡麵,挑選一名最優秀的小將李來亨,把他收為了義子。

李來亨少年時因災荒父母雙亡,被路過的李自成農民軍隊伍收養,而被李過相中。

照理說,李自成自己沒有兒子,是應該讓李過以後繼承自己的位子的。但是李自成想到李過也沒有自己的兒子,那麼以後又怎麼傳下呢?所以李自成在李過和李雙喜之間,覺得更年輕的李雙喜以後比較合適繼承自己的大位。

昙花一現的許許多多農民軍首領,因為常年征戦,大多數沒有自己的兒子。

就連好色如命的張獻忠也沒能生下兒子,於是也從娃娃兵裡麵培養出了四名養子。

他們的名字是,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人。

乾清宮,大殿。

李自成、高皇後、宋獻策、劉宗敏,李過、李雙喜、高一功等文臣武將,圍在一張長桌前商討着國事戦事。

桌上平放着一張,早前從官府中搜來的精繪明朝全國地圖。地圖旁置放着四盞燭臺,燭臺上的燭光明亮地映照着地圖與他們的臉。

宋獻策道:“我皇,奮起銀川,兵威所至,壺漿競迎。叁秦底定,定國關中,興師東渡,直搗燕京。指日牧野,馬放華陽,長安定鼎,萬民敬仰。”

劉宗敏哈哈一笑:“軍師說的漂亮,本將雖聽不太懂,但本將隻管打仗,隻要大哥,哦不……隻要皇上一聲令下,本將便衝鋒殺陣,一往無前,哈哈。”

李自成知道劉宗敏是粗人一個,再說這麼多年都大哥叫過來,現在雖然是皇帝了,卻也不介意劉宗敏偶爾改不了口。

高皇後身穿紫黑鳳袍,腳穿紅色鳳靴,雲袖中伸出玉指,指點着桌上的明朝地圖。自帶光影效果的優雅臉型,充滿韻味的烏黑鳳眸深沉而靜谧。更加上她神秘性感的聲音,已經一派母儀天下的風度。

高皇後她的特殊天分,涵蓋了男人的慾望,一直讓李自成依靠迷戀她的心和她高挑健美的美體。高皇後一方麵很自豪自己有能力能迷住李自成的心,另一方麵高皇後也擔心李自成無後,那麼李自成的大位在身後應該傳給誰呢?

在繼承人方麵,高皇後當然希望李自成能傳位給自己的親生兒子。而不是侄子或者養子,雖然李過和李來亨是非常的優秀,並對李自成忠心耿耿的將才。

高皇後一方麵怪自己,沒能給李自成生下一個兒子。一方麵在李自成西安稱帝以後,在當地積極主動地幫李自成,選了幾位通情達理、溫順良善的年輕絕色作為妃子。如果這幾位妃子,在日後錶現優秀並得到李自成寵愛的話,高皇後再建議李自成考慮封她們做貴妃、皇貴妃。

高皇後正色道:“王朝興廢,民兆於心,敗腐明朝,天數已盡。嚴刑重斂,民不堪命。我大順,渡河南而削平豫楚,入關西而席卷叁秦。安官撫民,設將防邊,大業將定。”

李自成身穿灰色常服,腳穿龍靴,一臉興奮之色,眼裡閃爍着光彩不時看着眾人,你討我論。不時地,用手捋一捋唇上的山羊胡子。

李自成道:“洪承疇投降,孫傳庭戦死,崇祯左右再無有用之人。勳臣皆纨袴,昏庸之徒。縱有忠誠老臣,也怕於門戶紛爭,崇祯又多疑,不能有所作為。”

高皇後道:“這次東征北京,隻帶叁十萬人,號稱五十萬,為何不多帶些人馬去?”

李自成正色道:“近年以來,我大順佔領了陝西,河南、湖廣、山西,又向東逼進山東境內,哪兒不需要兵?原來有幾十萬人馬,不分散還行,一分散就力量薄弱了。”

幾個人靜靜的認真傾聽李自成說着,每個人的臉上都聚精會神,心事重重。

李自成正色道:“大順軍離開湖廣以後,德天府、承天府、襄陽府分散了很多兵力。現在湖廣、河南的許多府、州、縣局勢也不很穩,許多人都在左顧右盼,伺機而動,能夠反叛,他們會反叛的。”

李自成正色道:“朕當然想多帶些兵東征北京呀,問題是兵力不夠,無錢養兵呀。各地城鄉殘破,災荒遍地。養兵多了,老百姓負擔沉重,更是沒辦法活下去。那麼他們就會起來反對我大順,到那個時候,北京不但還沒有攻下,我們後方就已經亂起來了。”

宋獻策道:“北京兵力空虛,叁大營名存實亡,不堪一撃,各地縱有勤王之師,但遠水不解近渴。眼下我大順叁十萬大軍東征,還怕不能一戦攻克北京嗎?”

高皇後正色道:“現在都以為鞑靼隻敢侵犯明朝,未必敢與我大順為敵。我聽說,皇太極於去秋突然病亡,多爾衮擁立順治登極,自居攝政,諸王多有不服。

現在都認為鞑靼正是國有新喪,朝政不穩,決不會出兵南犯。”

高皇後俯身,一手移動燭臺,一手從雲袖中伸出,用食指一點地圖上遼東的部分,鳳眸在地圖和眾人臉上來回掃動一下。

高皇後正色道:“如今大順東征大明,不管是大順軍兵臨城下,鹬蚌相持。

或者是攻破北京,立腳未固,都是多爾衮進兵南下的大好機會。他豈會坐守?所以我看,十之七八虜騎要南下,這是大順軍真正的勁敵,其力量遠非明朝可比。”

李自成點點頭正色道:“目前,吳叁掛在山海衛駐軍,雖為我朝肘腋之患,但是前進不能,退無所據,實際不足為慮。可慮者不是吳叁桂,而是鞑靼。我軍初到北京立腳未穩之時,萬一鞑靼乘機入塞,而吳叁桂與之勾結,必為大患,不能不防。而那時,我兵員必定有所消減,疲軍怎勝銳軍?”

宋獻策正色道:“那麼,吳叁桂此人,將會成為至關重要的一點,我們必須要重視山海關方麵的一切動向。”

李自成正色道:“自古,大愛乃愛天下,大仁必舍小義,王者之仁義,與普通百姓的仁義大不一樣。所謂王者,民心安穩,社稷昌盛,才乃蒼生之幸,國傢之福。”

李自成正色道:“今後要是一路順利打到了北京城下,那麼必定還會死很多的人。但是為了推翻腐敗的朝廷,解救天下黎民,這些犧牲是必須的,也是在所難免的啊。”

大順的關鍵人物在乾清宮大殿裡,一直討論了良久,才散會各自歸府。

原秦王府,乾清宮。

深夜,暖閣。

李自成穿着白色睡衣靠在龍榻上,高皇後也穿着絲綢睡衣坐在床邊,玉手裡端着一碗蓮藕筒骨湯,正冒着袅袅熱氣。

高皇後一隻玉手撚着白玉湯勺,一勺一勺的喂着李自成吃湯。

高皇後披散着長長中分的漆黑雲發,巧笑嫣然的看着李自成一口一口吃着自己親手喂過去的湯水。

高皇後笑道:“皇上要是進了那北京的紫禁城中,但凡看見有出眾的美人,不妨選幾名封她們做妃子服侍皇上。日後咱們大順朝的後宮中呀,同樣也需要妃嫔成群,臣妾可不敢專寵呢。”

李自成不明白高皇後的話,是真心還是假意,沉默不語地張口吃高皇後喂過來的湯水。

高皇後一則深深明白,自古皇帝除正宮之外,還有各種名號的妃、嫔同侍後宮。從週公制禮就是如此,二則她也盼望這些美人中,有人能為大順朝早生皇子,早生太子。那樣一來,大順的皇帝就能代代相傳下去了。

李自成喝完蓮藕筒骨湯,打了一個飽嗝。高皇後放下金做的碗和白玉湯勺,喚宮女們拿下去。

高皇後又拿起刺繡着鴛鴦戲水的白絲巾,慢慢的幫李自成擦乾淨嘴巴。高皇後劉海後的鳳眸在高挺的瑤鼻襯托下,笑盈盈地盯着李自成的眼睛。微笑着的紅唇微分,露出整齊潔白的貝齒,上下兩排貝齒之間,細長的香舌快速舔過上邊性感紅唇,呵出陣陣口香。

李自成被高皇後這一下,迷得暈頭轉向,下體的睡褲頂了起來,想要撲倒高皇後行雲雨之事。

穿着絲綢睡衣的高皇後嬉笑一聲“唉……”巧妙優雅的躲開李自成的虎撲,在龍榻邊站了起來。

高皇後調戲道:“嗯……皇上……等奴傢住進那北京的紫禁城……再好好的侍候……皇上您……”

李自成不悅道:“怎麼,皇後現在不願意?”

高皇後微笑道:“奴傢哪敢不願意,隻是皇上東征在即,恐皇上精氣泄於奴身,東征時啊,可沒了精神了呀。”

李自成一聽高皇後緩緩道來,習慣性的自拍腦門,恍然大悟。原來皇後是為大順的天下着想,李自成感覺心裡暖暖的。十幾年一路過來,高桂英一直夫唱婦隨跟在自己的身邊。不管是在馬上打仗還是保命逃命,或是床上高桂英野性香艷的刺激,李自成都已經離不開高桂英這個女人了。

因為當喜歡一個女人再到愛一個女人,最終愛成為了一種舍不掉的習慣時,這位女人就已經成為了這男人生命的一部分了。好比崇祯對於田貴妃那樣,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樣的女人雖然最終逝世了,但是她卻成為了最成功的女人。因為她抓住了男人最重要的東西,這個東西就叫做男人的“心”!

李自成哈哈一笑道:“朕登極之後,不願再有惡戦,打算偃武修文,使天下永享太平之福。”

高皇後淺笑道:“臣妾也期盼着那一天的到來,到時候,皇上想怎麼弄奴傢,就讓皇上怎麼地弄……”

兩人開懷相視一笑,李自成喜氣洋洋的下得床來,攔腰抱起高皇後的高挑健美肉體。再小心地把高皇後躺在龍榻上,又幫她蓋上金絲錦被。李自成笑着俯視一會高皇後,她也回以甜蜜的微笑。那笑容中包含了尋常夫妻所沒有的內容,那是十幾年同生共死、患難與共產生的情義。

李自成笑道:“十幾年了,當初的逃犯成了今天的大順皇帝。你在我最落魄的時候嫁給我,一直不離不棄,盡力輔助我打天下,真乃女中豪傑也。”

高皇後回以“呵呵”一笑,細長潔白的玉手輕輕慢慢地掀開金絲錦被一角,露出自己絲綢睡衣下朦朦胧胧地高挑健美肉體,豐滿的酥胸、細窄的蛇腰、高翹的圓臀、修長的玉腿,美艷無方、一覽無遺。

高皇後身上散發出陣陣清雅的香味,飄入李自成的鼻子裡,印入他神經中樞的最深處。

高皇後笑道:“皇上,還不上床來歇息,明天就是東征的日子了。”

李自成又是哈哈一笑,快速靈敏的鑽入金絲錦被,緊緊的摟住高皇後。但是他沒有做進一歩行動,兩人相視一笑,親了一下小嘴,迎麵而睡、互摟交頸一同進入了夢鄉之中。

大順誓師,東征北京。

此時的大順軍已經今非昔比,軍事實力已經發展到擁兵百萬。現在的大順軍已經達到了最鼎盛的時期,幾乎集天下軍事實力於一身,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體。

所到之處無不是摧枯菈朽,節節勝利。

大順軍雖然號稱百萬,但都是拖傢帶口,還有兵力分散。因為南明還有幾十萬大軍想要營救崇祯帝,而李自成和張獻忠關係也不好,一直不和,互有吞並之心,李自成也必須防備。

李自成在南明的軍力不但要對持南明,還要防備張獻忠反復無常的倒戈一撃。

佔領西安以後,李自成立即部署掃除明政府在西北地區的各個據點,自率由李過所部後營和劉芳亮所部左營,向北追撃明總兵高傑部官軍,奪取陝北;田見秀率部南下漢中,追撃明總兵高汝利部;派劉宗敏、賀錦、袁宗第等西向追撃白廣恩部官軍,攻取寧夏、甘肅、西寧等地。

左良玉見大順軍主力已經移到西北,並開始了向山西進兵,就企圖奪取湖北的荊州、承天、德安,襄陽四府;河南的地主武裝劉洪起、沈萬登也發動叛亂,顛覆了汝寧等地的大順地方政權;負隅於鄖陽的明官軍亦猖獗一時,直接威脅到襄陽的安全。為了保證後方的穩定,李自成遂調袁宗第部經商洛地區馳赴襄陽,協助當地駐軍迎頭痛撃左良玉等部來犯之敵。接着又移師河南,粉碎了劉洪起等人的叛亂,打撃了地主階級的判亂活動,穩定了大順政權對湖北四府和河南地區的統治。

所以,大順軍有許多兵馬,陸續駐守到,河南、荊襄一帶。

大順軍盡管聲勢浩大,卻始終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中心,喜則合,怒則去,互不統轄。

之前一直是流寇那樣存在着,偶然地消滅了孫傳庭的秦軍以後,佔領陝西。

大順軍收編了大量明朝降兵接納了大批流民,隊伍中叁教九流成分極其復雜。李自成在傢鄉西安站穩腳跟後,才開始在陝西四處駐軍建立根據地。但是大順軍短短的叁個月的時間下,不能建立起完善的後勤部門和措施,所以兵力快速增長的同時,這些部隊的給養成了很大的問題。

如果此時李自成停下用幾年時間編練軍隊,發展生產,加強大順軍地方政權建設,建立起完善的後勤保障體係,那樣才實為上策也。

但是清軍隨時可能攻破山海關,搶先攻佔北京城,那樣一來大順軍就丟失掉了政治和軍事先機,所以李自成東征北京,勢在必行。

正月的天氣,寒冷無比,天空一片灰蒙蒙,飄着無數雪花,呼嘯的北風刮着西安城前整整齊齊陣列着的叁十萬大順軍。

遙想去年,崇祯十六年(一六四叁年),孫傳庭在潼關誓師討伐李自成時,十萬秦軍陣列在潼關的壯闊威武場麵。而如今,隻過了幾個月,陣列在西安城前的大順軍已經急劇增加到叁十萬大軍。可見老百姓受不了腐敗的明朝了,隻要有人出頭反明,老百姓便群起應之。

西安城樓。

李自成身穿白底黑邊的棉甲,肩掛披風,頭戴鐵盔,盔纓隨風飄揚,腳穿矮革靴。

李自成俯視着西安城下叁十萬身穿棉甲的大順軍,他們威武雄壯、如山似塔、威風凜凜,英姿飒爽,一派雄心壯志的景象。

大順軍如同無數塊劃分好的正方體,鱗次節比,井井有條、威武雄壯。

各將,各營,各軍的旗幟迎風飄揚,井井有條、層層疊疊。在滿天雪花的空中,不斷的隨風舞動。

雪花從天空中不斷飄落,但是大順軍軍紀嚴明,沒有一名士兵移動分毫。

西安城樓上,旗幟飄搖,精兵林立,李自成站在最前麵的位置。

李自成的身後立着,皇後高桂英,權將軍劉宗敏,亳侯李過,威武將軍高一功,開國大軍師宋獻策,大將李雙喜、劉芳亮等一眾文臣武將。

李自成與皇後高桂英正色對視一眼,神情凝重的看着城下整整齊齊陣列着的叁十萬大順軍。

李自成呐喊:“明已將亡,大順將興,推翻暴明,救我黎民!”

大順將士呐喊:“推翻暴明,救我黎民,大順必勝,大順必勝!”

叁十萬人的呐喊,直衝雲霄、聲震百裡、地動山搖、氣宇軒昂。

其聲震驚西安城樓瓦頂上歇息的一隻巨型黑雕,黑雕振翅急翔升空,在空中盤旋叁圈,朝着東北方向的京師飛去。

黑雕收束利爪、展翅高飛,其形之巨,翅展兩米、鷹視狼顧,讓百萬將士仰首而望、嘆為觀止。

李自成借機大喊:“神雕壯我大順,率先伐明去亦!”百萬大軍為之嘩然、振奮無比!

大順將士呐喊:“大順必勝……大順必勝……必勝……吼吼……必勝……”

城樓上的李自成看見軍心振奮,勇武可嘉,露出了志得意滿、躊躇滿志的笑容。

李自成躊躇滿志道:“誰還能……擋住我李自成……誰還能擋住大順軍……一統天下的壯志豪情……”

李自成身後的文臣武將們聽到皇上這麼說,一起附和的開懷大笑了起來。

黑雕一路往東北急翔,由禹門口東越黃河,取道山西,飛越平陽、汾州。

黑雕一刻不停,鷹眼中淚光利光輾轉反側,迎着呼嘯的北風和滿天飄舞的正月雪花,奮力的扇動巨翅禦風破雪、急速飛行。

飛掠到黒雕身邊的雪花,被不停大力扇動着的巨翅,打得七零八落、濺散開來。

黑雕在天空不時翻轉着鷹身,穿過高大參天槐樹的樹乾縫隙,再平穩鷹身繼續飛行,又飛越太原、忻州。

陣陣更強烈的風雪向黑雕無情襲來,想要阻止它前進的道路,黑雕利眼放光,加倍鼓巨翅迎難而上,又飛越積極備戦的代州、寧武關。

迎着風雪而行的黑雕,一刻不停。心事重重,又飛越居庸關、昌平,掠過宣府。

途徑一千餘公裡,星夜兼程、展翅高飛、一路禦風破雪、所向披靡,北京城已經展現在眼前。

歷史文化悠久的北京城,從天上俯視下去,在這天地間也隻不過一小塊而已。

黒雕達到北京城上空,黑雕顧不上俯視城裡的一切景象,拖着疲累的鷹身,用力收緊利爪,又直飛紫禁城午門。

此時的北京城,正處於孫傳庭戦死和李自成東征的恐慌下,人心惶惶。瘟疫剛剛平息過去,人口大量死亡百廢待興、奄奄一息、清冷無比。

將士們糧饷久久發不下來,將士們大多毫無鬥志、志消氣沉,等待着命運的抉擇一般。

黑雕懸飛於午門,鷹眼裡噙着淚光,環顧紫禁城一週。繼續向乾清宮方向飛去,飛越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掠過乾清門,乾清宮已經展現在眼前了。

黑雕最後圍着乾清宮在高空中盤旋叁圈,悲鳴數聲、鷹淚滴落,再閉雙眼、展翅一飛衝天,插入雲裡、再無所蹤。

黒雕啊,黒雕,一隻鳥尚懂得感情、義氣,為何華夏幾千年來,人卻少有長進呢?

乾清宮大殿,早朝。

此時的乾清宮裡,大殿裡週皇後正代替崇祯帝升朝。崇祯已經被一連串的噩耗損傷了身心,已經病倒在暖閣的龍榻上。懿安皇後,坤興公主、陳圓圓等人正照看着病榻上的崇祯帝。

週皇後頭戴九龍四鳳冠身穿金黃袆衣,叁寸金蓮穿紫雲尖口高跟弓鞋,莊嚴寶相、母儀天下地坐在盤龍寶座上,有條不絮地與臣工們商討國事。

這個寶座,原來是隻有皇上才可以坐的。但是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也是國傢的難日,崇祯特許週皇後代替自己早朝。週皇後在暖閣中已經記下了,崇祯交代她要說的話,崇祯恩準週皇後可以在合理的情況下,可以自主發言。

禦座背後有太監執着傘、扇,禦座旁邊站立着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禦座前不遠,兩尊一人高的古銅仙鶴香爐袅袅地冒着細煙,滿殿裡飄着異香,殿外肅立着兩行錦衣儀衛。

朝堂上,臣工們的陣容早已不如以前了,人才凋零、志氣消沉,統帥之才早已不復存在。像週遇吉這樣的大將之才,雖然於崇祯十五年冬季,接替了剛剛被崇祯處死的許定國出任山西總兵官。但是提拔的太晚了,上任一年以後,孫傳庭就在崇祯十六年於潼關戦死。所以基本沒有什麼時間給週遇吉去準備一切,崇祯也是私下裡悔恨自己為何不早點發現週遇吉這樣的將才啊!

袁崇煥已於崇祯叁年(一六叁零年),被崇祯淩遲處死,年四十六歲。

盧象升已於崇祯十二年(一六叁九年),在巨鹿賈莊抗清戦死,年叁十九歲。

楊祠昌已於崇祯十四年(一六四一年),抗張獻忠過程中驚懼交加病死,年五十叁歲。

洪承疇已於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年),被左右掣肘,戦敗降清,時年(一六四四年)五十一歲。

陳新甲已於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年),因泄露議和並致使七位親王遇害被斬,年五十餘歲。

孫傳庭已於崇祯十六年(一六四叁年),抗李自成戦死潼關,年五十歲。

週延儒已於崇祯十六年(一六四叁年),假傳捷報蒙騙崇祯帝,被賜死,年五十歲。

此時,朝堂上還立着:京營總督李國祯,大學士李建泰,大學士範景文,戶部尚書倪元璐,左都禦史李邦華,副都禦史施邦昭。大理寺卿淩義渠,兵部右侍郎王傢彥,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太長寺少卿吳麟征,左庶子週鳳翔。檢討汪偉,戶部給事中吳甘來,禦史王章,禦史陳良谟。

禦史陳純德、趙馔,太僕寺丞申佳允,吏部員外許直,兵部郎中成德。

兵部員外金铉,光祿寺署丞於騰蛟,新樂侯劉文炳,左都督文耀,驸馬鞏永固。

惠安伯張慶臻,宣城伯衛時春,錦衣衛都指揮王國興,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珪,錦衣衛千戶高文采。

順天府知事陳貞達,副兵馬司姚成,中書舍人宋天顯、滕之所、阮文貴,經歷張應選,陽和衛經歷毛維、張儒士、張世禧,等一眾臣工。

早朝已過了半個時辰。

週皇後拿出崇祯的谕旨念道:“朕登基以來,未離京半歩,此時避禍南遷,無異於逃亡。朕一旦離開,軍心與民心,必頓時瓦解,山海關立破亦。再說,朕也不信江南半壁,就能保住大明,朕一歩不退,寸土不讓,與京城共存亡。朕,寧可戦而死,絕不退而生。”

臣工們聽完週皇後念完崇祯帝的谕旨,嘩然一片,有的臣工附議,有的臣工提議遷都南京方為上策。

京營總督李國祯出列奏道:“南京本我大明陪都,皇宮依舊六部俱在,江南各省糧饷可支,尚有萬裡長江在前,足能保住大明半壁江山。待養精蓄銳後,再揮師北上,剿滅闖賊和鞑子,實為上策啊。”

眾臣工一起附議李國祯,週皇後端莊從容地坐在寶座上傾聽着,一派顧盼生輝、母儀天下的氣質。

週皇後從容道:“闖賊傭兵百萬,漫山遍野而來,抵禦闖賊和滿清,國庫早已空虛耗盡,皇上的內帑早已全部拿出來剿賊了,遷都的銀子從何而來?”

聽週皇後這麼一說,臣工們又一片嘩然,都說自己沒有錢,連俸祿都捐出來了。

順天府知事陳貞達上前奏道:“臣還記得,鳳陽被闖賊打破,福王被俘的時候,王府裡有一千二百多萬兩銀子,盡落入逆賊手裡。滁州失陷,襄王死難時,又有九百多萬兩的私銀落入逆賊手裡。大江南北的豪紳巨富,隻要被逆賊抓着,無不是金山銀海,落入逆賊手裡而成為逆饷啊。”

大學士李建泰奏道:“時至今日,王公貴族們,再不拿出私銀來救國,難道要留着助逆嗎?兵丁可以從民間征召,但是軍饷隻能從皇親國戚們哪裡來呀!否則就是把民往死裡逼,不是逼他們都助賊了嗎?”

國難當頭,崇祯號召臣工們拿出私銀,捐助國傢討賊。臣工們互相推诿,都說自己沒有錢,他們心裡清楚,如果誰拿出銀子出來,拿的越多就證明自己越貪,於是都說自己已經窮的叮當響了,結果捐來捐去朝廷一共才收得助饷二十萬兩白銀而已。

其間,王承恩冒險勇於向崇祯坦誠自己貪汙的罪行,氣的崇祯大怒,王承恩歸還了一千餘萬兩白銀回國庫。週皇後也大義滅親檢舉自己的父親週奎,傢藏巨富,準備攜款逃南京,崇祯命抄其傢亦得數百萬兩白銀歸國庫。

崇祯還帶頭捐款,內帑由前幾年由王承恩呈報上來的兩千多萬兩,到崇祯十七年隻剩下兩百多萬兩了。國庫、內帑早已空虛,盡管冒着民怨沸騰的情況下,加饷不斷依然還是被戦事搞得入不敷出。

但是崇祯的捐款助饷依然沒有停止,又從這兩百多萬兩裡拿出兩百五十萬兩助饷,內帑如今隻剩下二叁十萬兩了。

週皇後傷感道:“國難當頭,臣工們應該共赴國難,拿出私銀為國分憂,好助我大明光復河山,要是讓逆賊繼續打來,大明和老百姓將會生靈塗炭。”

週皇後九龍四鳳冠下的尊貴容顔,略顯憔悴、紅唇失色,鳳眸濕潤地瞧着滿朝畏畏縮縮的臣工們,心中悲嘆着大明的氣運。

身穿袆衣的週皇後端坐在盤龍寶座上,雲袖中的玉手交疊放在大腿上,不時的輕移着螓首,和臣工們商討着國事。

小半個時辰過去了。

週皇後莊嚴道:“遙想當年,洪武永樂兩朝,大明何等興旺,洪武帝貧寒出身,卻能集合天下義軍,推翻元朝的殘暴統治,創建天朝之大業。”

週皇後講完話,話口停頓了一下,輕移螓首視察臣工們的反應,每一個能觀察到的臣工,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週皇後看在眼裡、瞧在心裡。

週皇後接着道:“永樂帝遷都北京,五征漠北,制永樂大典,遣海船縱橫四海,恩威天下,那時大明是如日當空,光照寰宇,萬國來朝啊。”

週皇後鳳眸射出母儀天下威嚴的目光,頭戴九龍四鳳冠身穿金黃袆衣的身子緩緩優雅地站了起來。輕移蓮歩到禦座前方五層臺階前,從雲袖中伸出玉手扶在漢白玉欄杆上。

國難當頭,妝容自然收斂,週皇後隻略施薄妝。隻見細長玉手上的長長美甲未沾任何蔻丹,但也顯得珠圓玉潤般的柔美。

週皇後擺動高挑柔弱的身子時,肩上的長長雲肩便輕輕的晃動兩下,九龍四鳳冠上的奇珍異寶也釋放出珠光寶氣、丁佩之聲。

週皇後莊嚴道:“為何這十幾年來,總是賊寇不斷,天災人禍此起彼伏,朝廷稅賦難支,各省民怨沸騰,以前你們還可以說魏忠賢亂政,如今時過境遷,為何大明依然還是歩歩維艱呢?是皇上昏庸還是汝等無能?”

臣工們聽到週皇後危言聳聽的言論,全部跪伏於地,老臉通紅,啞口無言、膽戦心驚、渾身發抖。

臣工們悲哀道:“臣等,有負國恩,有負皇上,臣罪該萬死,皇後娘娘息怒,皇後娘娘息怒。”

週皇後單手扶着漢白玉欄杆,本來身體就高挑柔弱,看着皇上整天悲痛慾絕,週皇後也感同身受、身體抱恙。但是性格嚴謹的週皇後,在人們麵前永遠都錶現出母儀天下的威儀。

週皇後正色道:“皇上如今每天布衣減食,身體每況不佳。卻依然堅持清晨既起,親力親為,不厭其煩批閱大量奏章。臣工們應該感同身受,以此為榜樣,盡心盡力為國分憂、為國盡力,好助我大明重振江山呀。”

臣工們跪伏於地慚愧道:“臣等謹記皇後娘娘的教誨,必當竭盡全力,報效國傢,重振大明,報效國傢,重振大明。”

朝堂上,臣工們漸漸傳出一片此起彼伏地低哭聲,不知道是為大明今日的禍難痛心而哭,還是擔心明日自己的腦袋是否還在而哭。

週皇後鳳眸裡的眼珠子緩緩有力的左右劃動着,眼神在不察覺間淩厲無比。

看着這一群隻知道哭哭啼啼地臣工們,週皇後內心裡萬分的焦急失望和感慨,但如今也隻能靠他們來維持這個朝政了。週皇後無奈的仰首閉上眼又睜開鳳眸,無心地看了一眼乾清宮大殿頂部的華貴裝潢。

接着週皇後便轉身往暖閣走去,宮女太監們趕緊緊隨其後。

一直看似無動於衷的王承恩見機行事,上前兩歩麵向着臣工們,臉上一片平靜無波。

王承恩尖尖的嗓音道:“退朝……”

臣工們正色道:“臣等……恭送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週皇後保持着母儀天下的風度,輕移蓮歩走向暖閣,在王承恩與宮女太監們的跟隨下,看望崇祯帝去了。

臣工們在週皇後走入暖閣以後,也有條不絮的如潮水般退去,隻聽見一陣衣袖摩擦聲和走路聲。

一會兒,乾清宮大殿裡,再次回復寧靜,變的靜悄悄起來。

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年),叁月。

李自成率叁十萬大軍在沙渦口造船叁千,並征集民船萬餘,由禹門口東渡黃河,取道山西,直指京師。

李自成留下高一功(高皇後的弟弟),讓他留守陝北,發展根據地,並為前線籌備糧饷物資。

請點撃這裡繼續閱讀本文

色友點評 (1)

  • 任何人都可以發錶評論,注冊用戶會顯示昵稱,未注冊用戶會顯示所在國傢;
  • 本站崇尚言論自由,我們不設審查,但對以下情況零容忍,違反者會受到封號乃至封禁 IP 的處罰:
    • 發廣告(任何出現他站網址或引導進入他站的都會被視為廣告);
    • 暴力、仇恨或歧視言論;
    • 無意義的灌水;
    • 同一主題請以回復方式發錶在一篇評論中,禁止發錶多個評論影響其他色友閱讀;
    • 收起戾氣,文明討論;
快速導航

當前網址二維碼

復制當前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