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與天下都一樣,從來每時每刻都在演變着,無數團小塊烏雲轉瞬間能演化出龐然大物,如同那天下的李自成起義一樣,速度由慢轉速襲遍了天下。
天際的烏雲彼此不停的碰撞和融合,仿佛要創造出最美麗的景象,不停歇也不疲倦的在空中奔流翻騰着,隻到最終消散的時候才會釋然。
烏雲在京師上空越來越濃了,月色也難以從烏雲的縫隙間再衝出來,可見的星光也越發暗淡彷如人間。
冷風無情的刮在京師裡每一條大街小巷中,把刮在屋檐下的鐵馬也弄得叮咚響個不停,聲音是有些悅耳動聽,但是在攻城的炮聲映襯下變得厭氣蕭殺。
城頭上不斷傳來此起彼伏的炮聲、殺喊聲,還有大順兵的呐喊聲,在很遙遠的地方都能聽見,躲在被窩裡的大人小孩子們,無不是神情緊張、驚恐萬分。
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中,京師裡的人們都仿佛感覺自己的生命也在流逝掉一般,對未來的日子會迎接什麼的到來,根本不敢想象。
成千上萬的大順兵已經漸漸集合抵近內城的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王承恩和吳襄(吳叁桂之父)率領着兵民、內臣、大內侍衛等混雜在一起的盡忠報國將士,死死守着內城南向叁門。
“吼……吼……大順必勝……大順必勝……吼……吼……大順必勝……大順必勝……”
廷臣們被分別安排在各個城門守禦,兵部右侍郎王傢彥(協理京營戎政)、兵部尚書張缙彥分守內城的,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
如今,李自成的大順軍主攻的是京師內城南向叁門,所以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調集的兵力比內城北向和東西向的城門要多些。(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如果內城被攻破,後麵的就是皇城,有天安門(承天門)、地安門(北門)、東安門、西安門四門。
如果皇城被攻破,後麵就是紫禁城了,有午門(南門)、玄武門(神武門、北門)、東華門、西華門四門。
崇祯帝已經把京師裡甚至宮裡能調動的兵力包括太監,都派去各城門防守了,大明已經到山窮水盡的地歩了,再也不能抽到到任何兵力了。
今夜注定是京師裡每一個人的不眠之夜,每一個人不管抱着何種心情和心態,都在等待着大順兵破城的那一刻。其實不管願不願意,內城早晚是要被攻破的啊。
一些大明忠臣良民,都在等待着宮中放火燒毀紫禁城那一刻,證明皇上開始以身殉國了,然後自己也全傢自缢或者自殺陪死殉國。
早先下了一陣薄薄的微雨,仿佛被大順軍的厭氣震懾而止住了,整個紫禁城籠罩在愁雲慘霧之中,每一個角落都濕冷的很,顯得陰森森的。
昏暗迷蒙的夜色裡,每一座城頭上都有高杆懸掛着叁隻白色的燈籠,這是在說明軍情到了萬分緊急、死生存亡的時候了。
正陽門(內城正南門)。
為大明內城的正南門,規模宏麗、形制高大,甕城氣勢雄渾。修築了甕城、箭樓、東、西閘樓,並疏浚城壕、建造石橋、牌樓,形成了“四門、叁橋、五牌樓”的格局。
此時王承恩已經知道王德化已經出賣了崇祯帝,外城七門已經被賣了,立刻派人搜查王德化這個叛徒,但是已經不見了他的蹤影,想必一定投降李自成了。
王承恩生怕內城再有閃失,趕緊派自己手下最信任的人去防守內城南叁門。
王承恩打定注意,死都要死在內城門上,為紫禁城爭取更多的時間,哪怕隻多爭取一瞬間也好啊。王承恩心裡着急的為崇祯帝想着,生怕崇祯帝等到李自成進紫禁城了還沒有從容就死。
王承恩和吳襄不斷巡視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外麵的大順兵已經雲集般越來越厚了,在城上城下繁星點點般的燈籠點綴映襯下,城門下密密麻麻的亮光同星火燎原一般流動着。顯示着大順的軍事浩大,已經所向無敵了。
李自成知道內城不投降,定是有崇祯信得過的人防守着,於是下令重兵攻打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李雙喜領一軍老營精銳攻打宣武門,使一路投降的明軍和叁大營的降兵在前。劉宗敏領一軍老營精銳攻打崇文門,也使一路投降的明軍和叁大營的降兵在前。李自成親率數萬老營精銳攻打正陽門,內城的其他諸門也都分兵或攻打或圍城。
後麵還有十萬餘大順兵壓陣作為預備隊和以防不測。左良玉路途遙遠自然趕不過來了,但是吳叁桂的關寧鐵騎有可能從山海關趕來解救京城之危。所以李自成把十萬餘重兵布置在攻城將士們身後,以防萬一吳叁桂的關寧鐵騎突過來便一通亂殺,那樣仗就不好打了。
但是從各方派去的探子密切回報,還沒有發現吳叁桂的動向,隻說吳叁桂在把關外百姓遷移進山海關一帶了,想必吳叁桂知道關外是守不住了,同時又受命救援京師,所以才遷移百姓吧。
而百姓素來知道清兵的兇惡,吳叁桂一動員百姓遷移,遷移的人流便自發動員,隊伍延綿不絕多達二叁十萬人口。
而在之前李自成已經派降將唐通、白廣恩等將率領一路萬餘降軍壓往山海關方向了。一是為了堵截吳叁桂的關寧鐵騎回京救駕,二是為了勸降吳叁桂投降大順。崇祯十四年洪承疇帶八總兵援救錦州之時,白光恩就是八總兵中的一個,與北方將領都有不少交情,用白光恩來招降明將,再好不過了。
清兵征服了蒙古和朝鮮以後,後患和牽制已經不存在了,隨時可以南下攻打劫掠大明,而且可以不經過山海關就可以直接攻打京師。袁崇煥被崇祯帝淩遲以後影響極其深遠,寧遠方麵的明軍軍心已經渙散,軍饷也入不敷出了。洪承疇一敗再敗最後逼不得已也投降滿清了,山海關一帶餘下的明軍更是士氣一降再降跌落谷底,戦鬥力已經不行了,一遇清兵鐵騎必一潰千裡。
這時大順軍的偏師,劉芳亮的部隊正在開始攻打河北南部的許多地方,而且還要留兵鎮守那裡以防不測,兵力的抽調已經開始困難了。還要防備山東總兵劉澤清北上京師救駕,雖然探子來報還看不出劉澤清有出兵的迹象,但是劉芳亮總歸要防備他,並在河北切斷劉澤清北上的進軍路線。
正陽門城樓上。
身穿棉甲的吳襄走到王承恩的麵前,雙手抱拳行禮。
吳襄道:“賊軍破城或是遲早的事,屬下已經做好了與賊軍玉石俱焚的準備,誓死防守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
王承恩站在城樓上,伸長脖子看着城下密密麻麻就要攻城的大順軍,身心裡也膽寒了起來,聽見吳襄明志轉身定睛觀望吳襄。
王承恩道:“吳將軍說的是,做臣子的久食君祿,國難當頭,逆賊四起,正是皇上需要臣子們的時候,正是臣子們該盡忠報國的時候了。”
吳襄道:“公公說的是,公公內城和紫禁城往來奔波,現下公公這樣的忠義之士已經不多了。”
王承恩道:“人生自古都有一死,古人說要死得其所,現在哪怕流盡我們最後一滴血,還望吳將軍為皇上把守好內城大門。”
吳襄道:“公公盡能放心,我父子一定會誓死效忠大明,我兒也該已經在進京的路上了,就要趕來了,到時候等關寧鐵騎一到,我們從南叁門一齊殺出,來個裡外夾撃必破賊軍。”
王承恩知道吳叁桂的關寧鐵騎不會來了,但是還是附和吳襄說道:“大明有你父子輔佐,是大明之福,天下百姓之福,我雖不是完人但也為大明有你爺倆精忠保國感到由衷欣慰啊。”
吳襄單膝跪下抱拳道:“臣誓死也要守衛大明,已報皇上對愚臣、對吳傢的知遇之恩。”
王承恩和吳襄話還沒有說完,大順又開始開炮了,堅固的京師內城城牆也震動了起來,震耳慾聾的聲響傳遍京師每一個角落。密密麻麻的炮聲過後,大順的兵就像螞蟻一般蜂擁而至開始攻打城門了,無數的雲梯如同大順軍的長槍一樣前進着,留給崇祯帝餘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這是王承恩和吳襄的最後一次話語,隨後王承恩就去巡防崇文門、宣武門去了,王承恩希望吳襄能多為崇祯帝爭取一些時間,好給崇祯帝自己從容抉擇自己最後的生命。
要是被大順兵打進紫禁城活捉崇祯帝的話,那樣就會沒了帝王的尊嚴就會受盡屈辱痛苦了,或為階下囚或為嘴上肉,能夠從容自盡現在已經是崇祯帝最好的選擇了。
乾清宮,正殿。
今天的傢宴很特別,因為從來沒有彙聚過後宮這麼多人,今天崇祯帝卻傳來了許多人。按往日的規矩習慣崇祯帝每年都會舉行幾次傢宴,但都沒有今天來的這麼全。而後宮一般是不允許皇子進入的而生活在外朝,後宮隻準受寵的公主進入,所以後宮裡隻有皇帝一個男人,從而以顯示皇帝的權利和威嚴。
崇祯帝哭訴道:“朕無德才至今日,愧對祖宗,如今飛走路絕,今夜傢宴,是朕,舉行的最後一次了。”
空蕩的乾清宮大殿,值錢的東西許多都被拿去變賣助饷了,留下的都是拿不走的事物,往日的金碧輝煌已不復存在,大殿裡的光輝暗淡了許多。
崇祯帝和眾嫔妃、公主坐在圓形的餐桌邊,六盞燭臺置放在金黃色的桌布上,燭光飄搖着輝映在九盤冷盤和眾人的臉上身上。每一個人的臉上都不像往日傢宴那般充滿歡愉喜樂,屈辱絕望痛苦交織在神情之中揮散不去,讓每個人都在心裡麵對未來充滿着絕望。
不斷從緊閉着的乾清宮大門外傳進來的攻城炮聲,讓每個人桌前酒盃裡的酒泛起陣陣漣漪,酒是溫的,因為溫酒不需要多少時間,但是九盤菜是涼的冷盤,那是因為沒有時間也不用熱菜了。
崇祯帝與眾嫔妃公主痛飲了幾盃,望着冷盤裡的宮內佳肴,崇祯帝本沒有胃口心思去吃,但是想到等下要做的事情,崇祯帝還是顫抖着用玉筷吃了一些。
賊軍可能突然就殺進紫禁城來,崇祯帝知道沒有時間了,又叫陳圓圓斟了一盃酒,仰脖一飲而盡。
眾人知道皇上要斬殺自己了,以免被賊軍抓住而受禍害,也都多飲了幾盃,這樣一來似乎可以勇敢些麵對死亡了。有的人冷盤上的佳肴都沒有動過,因為現在吃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
週皇後身穿一身金黃色的鳳袍,順披中分秀發,長及玉臀。週皇後看着崇祯帝,玉手舉盃又飲一盃,崇祯帝也看着週皇後,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崇祯帝道:“你貴為大明皇後,該為後宮錶率,即刻回坤寧宮自盡吧,晚了就來不及了。”
週皇後緩緩站起柔弱的身子,穿着叁寸弓鞋的金蓮輕移到崇祯帝的身前,緩緩跪伏於地給崇祯帝磕上一次頭,然後玉手輕撚鳳裙邊角立起身來,兩行熱淚從溢滿的眼眶裡流下。
週皇後點頭道:“臣妾貴為一國之母,六宮之主,敢不先死,臣妾就回坤寧宮,臣妾在地下恭迎皇上。”
崇祯帝看着週皇後沒有一點推脫,心裡充滿欣慰和敬佩,望着週皇後點了一下頭。
崇祯帝別過頭不敢看週皇後道:“先回坤寧宮吧,一會朕過去還有話要與你說,你先回吧。”
週皇後再次緩緩跪伏於地道:“那臣妾在坤寧宮,備好白綾,恭候聖駕。”
週皇後優雅得體的立起柔弱的身子,在兩名坤寧宮親近宮女的攙扶下,轉身走了。在轉身之前,又向眾人深情悲絕的望了一眼,眾人還以禮節。
色友點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