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公子?”
李虎瞪大了眼睛。林紫嫣點頭道:“江湖人爭相傳言,這杜若非與很多年輕貌美的女子有不清不白的關係,雖然從未聽過他強迫任何一個女子,但大多數武林中人對他很是不屑。”
李虎一愣,林紫嫣又道:“前些年我與師娘下山,要在嶽陽樓與少林慧遠大師碰頭,所以沒有易容,便遇上一個賊出言不遜,就是這杜若飛出來趕跑賊的。”
“哦?”
李虎道:“那倒怪了,剛才聽杜若飛的意思,他好像很怕師門。這青城門也算是江湖八大派之一了,怎麼會允許他在江湖中拈花惹草?”
林紫嫣道:“那我就不知道了。不過聽說他的師父在青城派中輩份甚高,卻是有名的瘋顛道人,道號叁濁,不知是不是跟這有關係。”
“叁濁?”
“嗯。”
林紫嫣道:“據師娘說,那叁濁道人雖穿道袍,卻喜歡罵老天爺,說天上的叁清道尊都……都不好,所以他的道號就叫叁濁。”
李虎道:“那道人倒也有意思。對了,剛才杜若飛說的,你有沒有覺得有些古怪?”(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古怪?”
李虎說:“比如說,為什麼會有人知道威遠镖局保那一趟重镖?為什麼會有人知道威遠镖局保的镖是明教聖女所托,而且連什麼東西都知道?就連我們多不知道我們保的镖放在盒子裡麵的東西是什麼。”
林紫嫣怔了怔,道:“相……相公是在問,問我意見嗎?”
李虎點點頭,林紫嫣傻了,自古便有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所以男人論事,少有問及婦女的,即使有女人提意見了,男人們也會以“婦人之見”或“婦人之仁”為名,不屑理會。這李虎突然問及她意見,倒是出乎意料。剛才隨口說的隻不過是別人的看法,說多少都無所謂,真要讓她提自己的看法,倒有些躊蹰。
李虎道:“說吧,我想聽聽嫣兒的意見。”
林紫嫣咬了咬下唇,考慮了一下,道:“嫣兒認為,定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李虎點點頭,看到他鼓勵的目光,林紫嫣又道:“我們威遠镖局接的一趟無名镖,隻以封條為憑,連我和爹爹都不知裡麵是一本絕世秘籍,後來居然竟來引來大批武林中成名高手假扮的劫匪。所以……所以我想,背後一定有人在策劃這件事,說不定,就是那托镖之人,至少也與她有關係。”
李虎點了點頭,忽然想起那紅衣姑娘,難道她就是明教聖女?她托镖局保镖是為了躲避黑衣女子以及她們師傅的追殺?那為什麼消息會泄露出去,肯定不是黑衣女子做的,這件事情真是透露着很大的古怪。
李虎道:“嫣兒怕不怕?”
林紫嫣搖搖頭:“有相公在,嫣兒什麼都不怕。”
李虎笑道:“嫣兒,隻要你在身邊,相公我也是什麼都不怕。”
林紫嫣一愕,李虎又道:“相公我自小伶仃,如今唯一的親人便是嫣兒你與嶽父,憑我的武功,當今天下可沒幾人能傷到我,而我所怕的,便是不能保護嫣兒你的週全,因為嫣兒你可是相公我唯一的弱點。不過你不用擔心,就算是千軍萬馬,也攔不住你相公我,隻要嫣兒呆在相公我的身邊,我便有了絕對不敗的自信。”
李虎這倒不是吹噓,江湖當今勢力,最強大的不過是一島二教叁幫四莊六派,一島就是桃花島,桃花島有東邪,大俠郭靖,丐幫幫主黃蓉叁人,人數雖然少,但是江湖的名望影響卻實在太大,二教就是全真教和明教,一正一魔,叁幫是丐幫,金國的天狼幫,以及不怎麼顯山露水的曹幫,四莊就是四大世傢,六派是少林,昆侖,點蒼,青城,華山,崆峒。
李虎已經達到了金鐘罩全十層,內力方麵因為大部分內力都是用來改造,所以比四絕宗師稍遜,但是他刀槍不入,力大無窮,內力威力雖然巨大,但是消耗也十分快,就是達到了先天境界號稱真氣源源不絕,也隻是在單打獨鬥方或者武林爭鬥方麵,一旦上了戦場,麵對無窮的人海精銳的士兵配合,能夠殺死上百士兵就內力枯竭了,所以才會有那麼多武功高手,麵對戦爭勉強自能夠自保而已,隻有李文強這等力量,以及耐力無窮的人,才是真正的戦場萬人敵,特別是李虎,根本就不怕任何人海戦術。
林紫嫣聽得心下一片感動,看到李虎臉上流露出來的強烈自信,又想起那日護镖一戦時的威風,想起李虎在諸多武林高手當中如入無人之境的神采,目中不覺神采連連,道:“嫣兒相信相公。”
李虎輕輕拍打着林紫嫣手背,呵呵笑道:“剛才不過是相公我杞人憂天罷了,哪有可能有那麼多人對付我們?不過小心點為好,江湖勢力的厮殺不可怕,就怕有人勾結官府對付我們,我雖不怕,卻也無法吹牛在戦場上能夠保護你和嶽父。”
林紫嫣點頭,李虎道:“對了,茶樓除了喝茶就沒有什麼娛樂節目嗎?”
林紫嫣道:“相公,什麼叫做娛樂節目?”
李虎解釋道:“不是有什麼說書的,或者賣場的什麼的嗎?”
林紫嫣笑道:“原來是說書彈唱呀,有的相公,我帶你啦這裡就是想讓你聽下,你不知道。這說鼓書彈唱本是鄉下的土調,同一麵鼓,兩片梨花簡,名叫‘梨花大鼓’,演說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沒什麼好稀奇的。可是,自從出了個如煙姑娘!她十二叁歲時就學會了這說書的本事。她卻嫌這鄉下的調兒沒甚麼出奇,於是,就常到戲園裡看戲,所有甚麼西皮、二簧、梆子腔等唱,一聽就會;什麼餘長勝、徐長庚、張金奎等人的調子,她一聽也就會唱。仗着她的喉嚨,要多高有多高;她的中氣,要多長有多長。她又把那南方的甚麼昆腔、小曲,種種的腔調,都拿來裝在這大鼓書的調兒裡麵。不過二叁年工夫,創出這個調兒,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她唱書,無不神魂顛倒。她每月隻在今天在這裡唱一曲,再過半個時辰就開唱。”
李虎見早就看見樓下有戲臺。見上麵隻是擺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放了一麵闆鼓,鼓上放了兩個鐵片兒,心裡知道這就是所謂梨花簡了,旁邊放了一個叁弦子,桌後麵放了兩張椅子,並無一個人在臺上。這讓李虎很自然地想起現代的話劇,心裡樂道:“也難怪這些古代人這麼癡迷於說書彈唱,這個時代沒有電視,沒有什麼娛樂,這說書彈唱自然是非常受歡迎的。”
色友點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