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傳宗聽說龐來孝篡位稱帝,不由大怒。他知道湯治沒了皇位做依仗,更加危在旦夕,隨時都有可能被龐來孝殺死。因此急忙下令大軍加速前進,朝京城急行。
牆倒眾人推,朱傳宗連戦連勝,一路勢如破竹,各地也紛紛響應,起義投靠朱傳宗的大軍,各地烽火連片,龐來孝的事也不必細說。轉眼又過了一個多月,大軍終於來到了京城。
到達京城的第一天,龐來孝便押着湯治到了城頭上,逼他下旨讓朱傳宗退兵,湯治自然不肯。隻是朱傳宗等人投鼠忌器,顧及到湯治的安全,也不敢下令攻城,隻好在城外駐紮了下來。
龐來孝原本還擔心朱傳宗也有什麼不軌之心,不顧湯治死活執意攻城,此時才放下心來。他在京城還有幾萬人馬,而且京城城高糧足,足夠兩叁年之用。他低頭看了看朱傳宗的軍隊,見兵強馬壯,殺氣騰騰,也是心驚不已,看了半晌,押着湯治回宮去了。
朱傳宗連過了幾日,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正在一籌莫展之際,趙束省暗地派人送來消息,約定叁天後子夜時分打開東城門接應朱傳宗大軍進城。
趙顯近連為龐來孝獻策,越來越受龐來孝的器重。連帶着趙束省也跟着升官,成了禁軍統領,奉命鎮守東城門。
趙顯近父子給朱傳宗的信中說他雖然錶麵上投靠龐來孝,其實心中還是忠於朝廷的,隻是迫於形勢,這才忍辱負重,等待時機。現在朱傳宗大軍已到,正是誅除龐來孝的好機會,因此這才定下裡應外合的計策。
當然這都是趙束省自己在信裡說的。至於他父子是不是真的忠於朝廷,還是見風轉舵,誰也說不準。趙顯近為官多年,是有名的老狐狸,最善於左右逢源。
也許是看準了風向,為自己鋪的後路,也有可能。不過趙束省當初對朱傳宗有救命之恩,趙顯近在龐來孝麵前週旋,保全了湯治的性命,這也是事實。朱傳宗自然也不會深究以前的事。
到了約定的那天晚上,朱傳宗的軍隊悄悄潛至門前,放火為號,突然城門裡一陣喧嘩,有人大喊:“朱傳宗殺進來啦,城破啦!”(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隨即一聲巨響,城門向兩旁打開,眾人各執刀槍,衝進了城門。
不過龐來孝在京城經營多年,手下還是有一批精銳軍隊的。趙束省雖然打開城門接應朱傳宗進來,但是很快便被一支人馬攔住了去路。這時城中殺聲震天,四麵都已經被驚動了。朱傳宗看一時間難以通過,惟恐時間長了,湯治會有危險,早就安排孫虎率領一支精銳人馬,讓他繞路殺奔皇宮,去救湯治。
孫虎奉命而去。朱傳宗身先士卒,指揮手下作戦。他的人馬經過一年多的征戦,早已經錘煉成精銳之師,勇猛無比。將那些守城的衛隊打得節節後退。
且說龐來孝篡位以後,住進了皇宮。這幾天為了朱傳宗圍城的事發愁,夜不能寐。今日好不容易睡着了,突然聽見東麵傳來厮殺之聲,遠遠看去,半天都是火光。龐來孝不由跌坐在地,知道大勢已去了。
他呆了片刻,突然站起來,咬牙切齒地道:“朱傳宗,老夫敗了,你也別想得意。你不是想救人嗎?我偏讓你空歡喜一場!”
喝令召來幾個心腹侍衛,手拿刀劍,直奔後宮去了。
過了一個多時辰,朱傳宗總算將攔路的敵軍打散了。他擔心湯治的安危,一馬當先,率眾朝皇宮殺去。剛到午門,遠遠便看見皇宮裡突然冒起大片的火光,不由更是着急,不知道孫虎到底救下湯治沒有。
朱傳宗衝進皇宮,四處尋找。這時候皇宮裡也是一片大亂,宮女太監四散奔逃,到處都是火光和亂軍。正着急間,孫虎帶人從後宮迎了過來。隻見他滿身是傷,頭臉上到處都是血迹,顯然是經歷了一場惡戦。還沒等朱傳宗問話,孫虎已經哭着跪倒在地,哭叫道:“末將該死,保護來遲,皇上已經遇害了!”
朱傳宗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大叫一聲,從馬上跌了下來。
眾人急忙上前攙扶。朱傳宗想起湯治當初與自己布衣相交,志同道合,又對自己有好幾次的救命之恩,現在竟然被害,不由心如刀絞。問道:“皇上是怎麼被害的?”
孫虎道:“是龐來孝那老賊帶人將皇上缢死在後宮的。”
朱傳宗怒道:“龐來孝那老賊在哪?我要將他碎屍萬段!”
等眾人來到龐來孝所在的宮殿,不禁都有些吃驚。隻見宮殿高臺上鋪滿了柴火,龐來孝穿着皇袍,披頭散發地站在中央,身旁擺着大堆的金銀珠寶。
他看見朱傳宗衝進門來,狂笑道:“朱傳宗,老夫有生之年當了幾個月的皇帝,也沒什麼遺憾的了,不過你再也沒有機會殺我了。哈哈哈哈!”
說完將手裡的火把一扔,柴火飛快地燃燒起來,很快變成了熊熊大火。
龐來孝在火中慘叫了幾聲,就沒有聲息了。朱傳宗看着熊熊的火光,心中的怒氣雖然沒有平息,但是也別有一番感慨。龐來孝是烈火神君下凡,跟朱傳宗兩世糾纏,從天上鬥到人間,到今天終於做了個了結。平生最大的對手死在麵前,朱傳宗心中難免也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覺。
宮中的大火燒了一夜才撲滅。朱傳宗派兵四處巡查,很快平定了京城的動亂,然後召集文武百官,在大殿議事。
當然龐來孝的死黨,如曾懷順等人,都已經被抓的抓,殺的殺。此時在場的大臣,雖然也都被迫向龐來孝稱臣,但是都是被脅迫的,朝廷未來的運轉還要靠他們來維持,因此朱傳宗也就不再追究他們的附逆之罪。
國不可一日無君,眼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冊立一位新皇帝。
但是湯治已死,他的兒子也早被龐來孝殺了,連明宗皇帝的其他子嗣,凡是皇室的直係血親,基本已經被殺光了。皇族裡僅存的幾人,都是皇傢的遠親,根本沒有資格繼承皇位。因此眾人爭論了半天,還是沒有合適的人選。
其實這裡麵還有個原因,大臣們被龐來孝的威嚇怕了,都懷疑朱傳宗是不是第二個龐來孝。他現在手握重兵,在軍隊和民間都有極高的威望,加上朱傢以前的勢力,比龐來孝當初還要強盛得多,他若是想當皇帝,也不是什麼難事。現在自己等人要是推舉別的皇帝出來,若是惹朱傳宗不高興,豈不是自尋死路嗎?
爭論了半晌,有個自作聰明,想要討好朱傳宗的大臣就提議,皇族的血脈已經絕了,正好朱傳宗大人乃是先皇湯治的結拜兄弟,論理也是皇族中人,現在又有匡扶社稷的大功,正是繼承皇位的不兩人選。
他這一起頭,頓時就得到了近半數大臣的支持,大傢跪倒一片,都叩首道:“請朱大人順應天命吧。”
那領頭的大臣心裡暗自得意,心想自己這算是擁戴之功,將來朱傳宗當了皇上,自己的榮華富貴那可就是不可限量的了。
哪知道朱傳宗本來就沒什麼當皇帝的念頭,現在因為湯治的死,心有愧疚,正在傷心。聽了這話,不禁大怒,喝道:“把他趕出去。誰再說這種大逆不道之言,一律治罪!”
一些忠直的大臣方才還在擔心,一看這情景,都是暗自點頭,心想:“朱大人不愧是國之棟梁,品德高尚,可比古代的聖賢啊!”
黃天佑早先被龐來孝罷官下獄,關了兩年,朱傳宗剛把他放出來,官復原職。他一向德高望重,是有名的忠臣,這時站出來提議道:“眾位大人難道忘了,先皇還有血脈的嗎?媚妃娘娘生有先皇的遺腹子,如今就在京城!難道不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嗎?”
眾人如夢方醒。湯悔還沒出生,媚妃就被打入冷宮。湯治知道其中的內情,雖然沒有傷害他們母子,但是也沒有公開過他皇子的名分。後來被朱傳宗救出京城,一直留在軍中,大臣們一時想不起來,也不奇怪。
眾大臣多半都聽過湯悔是朱傳宗兒子的傳聞,便都齊聲讚同,都說當今世上能有資格繼承皇位的,隻有媚妃的兒子湯悔了。其實這樣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一來湯傢的江山保住了,大臣們在青史上不會留下罵名;二來立湯悔為皇帝,朱傳宗是一定同意的,總比朱傳宗自己登基要好得多。
朱傳宗原本沒有想那麼多,見大臣們眾口一詞讓寶兒登基,心中也是大喜,也就應了。心想:“世事真是難料,我的兒子竟然要當皇帝了?”
聽到這個消息,最高興的自然是媚妃了。她不知道朱傳宗不想當皇帝,還以為朱傳宗是為了兒子才放棄皇位,不禁又是甜蜜,又是感動,柔聲道:“你對我們母子真是太好了。你放心吧,將來我們什麼事都聽你的。”
朱傳宗道:“不過寶兒當了皇帝,你就是皇太後,以後就要常居宮中,不能跟我住在一起。而且政治最是黑暗險惡,當皇帝也未必就是好事情。不如我再想辦法……”
媚妃笑道:“寶兒能當皇帝,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至於我,以後咱們還像以前那樣在宮裡相會,誰敢說什麼呢?為了兒子,受什麼委屈我都不怕。”
朱傳宗心想:“權勢真有那麼好嗎?隻怕不一定。”
可是湯悔當皇帝的事已經是闆上釘釘,媚妃又這麼支持,他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轉日便舉行登基大典,媚妃被封為皇太後,湯悔身穿皇袍,由她抱着,坐在寶座上,接受眾臣的膜拜。朱傳宗站在眾臣之首。他因為立下大功,媚妃,這個時候應該叫皇太後了,特意賜予他見君不跪的權利,因此隻是微微彎了下身子。
色友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