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馮慶,白虎關下擒了徐有亮,又好言好語勸其歸降,並借徐有亮之口,勸得其部下歸降,天下自此又成一統。
不日,馮慶建國大水朝,定都業城,自封為太宗。其餘有功之臣各有封賞。
馮慶在業城行了登基大典,眾文武山呼萬歲,朝賀已畢,各自赴任。
這其中有最鬱悶者,也有最風光者。
最鬱悶者莫過於徐有亮。他本是一代豪強,曾率百萬雄兵,所向披糜,罕有對手。大雄關下一戦,本已穩操勝劵,不想一招棋錯,滿盤皆輸,隻因用人失當,被曹雲龍陣前倒戈,失了要津,數十萬人馬全軍覆沒,隻剩下孤傢寡人,被獲遭擒,雖然被封逍遙王,人前又如何擡得起頭來?若不是其舅張圭點化,怕也隻落得個含憤自戗了。
最風光者有兩人,不是那馮慶,也不是皇後祁氏,乃是陶秀英與花榮。
那花榮是開國武將第一人,又封了女王爺,自古至今,除了武則天,也無人敢望其項背,自然志得意滿,風光無限。
而陶秀英呢?自比留侯張良,又封了開國侯兼左丞相,後來又加了吏部尚書,女人之中,文可比武週的女相上官婉兒,武可比渾天侯穆桂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文武百官要見馮慶,都要先來巴結陶秀英,怎不風光?
卻說這日早朝已畢,陶秀英乘坐八擡大轎,前呼後擁返回女相府,然後帶上幾個丫環並僕從,一齊往西北郊山裡來看景致。
隻見那山谷清幽,一時貪看風景,竟忘了時間。(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行至半山,又見一片翠竹,十分茂盛,秀英道:“江北地方,難得有竹,定有高人隱士住在這裡。”鼻中又聞茶香:“我正口渴,倒要討盃茶來吃。”乃命僕從駐足林外,隻帶了兩個丫環,循那竹林中小路而行。
行過半裡,見道旁有一四方小亭,一位老者,仙風道骨,坐於亭中,麵前幾上有一把壺,兩個盞,又有一暖爐溫水。
那員外遠遠看見秀英,也不起身,依然坐在那裡道:“晨起之時,有喜鵲枝頭鳴叫,知有貴人到,不想乃是女丞相到了,請入亭來,奉茶一盃。”
陶秀英見那老者十分麵善,便向前問道:“老者如何知道本相要來?”
“嗬嗬,陶軍師,不認得老朽了麼?”
陶秀英走近了仔細看時,不由驚訝道:“我道是誰?原來是王老先生,自先生早離了王禀正,一向沒有音信,不想卻在這裡享福。”
原來此人便是叁傢攻打七星蟠龍陣時王禀正的軍師,老俠客週天的好友王若望。
那王若望雖然助王禀正攻入業城,卻知王禀正並非可以成大事之人,所以不辭而別,如今兩個同道重逢,自然十分高興。
王若望忙喚了童兒來,命其將茶水送與林外秀英的從人,自與秀英在亭中品茶。
兩個各自談論了些相別後的閒事,又憶起當年共破胡太師大軍之事。
若望道:“當初叁傢興監國之兵時,老朽便知馮玄武必登大保,如今果然應我所算。”
秀英聽了,心中不以為然道:“既然如此,老先生因何不投我傢主公,反投王禀正帳下?”
色友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