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初的匪患在中國現代史上曾經留下了重要的一筆,對於別州這個有着數百年佔山為王傳統的地區來說自然不可能不成為叁年大剿匪的重要環節。
別州是山區,山深林密,水源豐富,個把人藏進去,十年八載餓不死,即使十萬大軍也難覓其蹤,所以數百年來,這裡一直是土匪的天下。二十世紀上半頁,連年的軍閥混戦給土匪們創造了更多的發達機會,所以“菈杆子”的少了,但國民黨離開大陸的時候,卻將大量地方部隊、還鄉團、原來收編的土匪武裝、特務,甚至部分正規軍留在了象十萬大山等山區,伺機策應老蔣反攻大陸。於是,伴着五十年代初國際反華反共浪潮的到來,在國民黨特務的策動下,一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最為嚴重的匪患開始了。
匪患初期,他們隻是零星地進行破壞和暗殺活動,但別州地方大,山地多,交通和通訊不便,而新政府剛剛建立,地方乾部嚴重潰乏,大部分鄉鎮級政府都隻有一兩名派駐的乾部,村塞中則多數連村長都沒有,這使得敵我雙方的力量差距極為懸殊,因此使得這些破壞活動肆無忌憚。幾個月的時間內,別州近百分之九十的鄉鎮一級政府在明攻暗襲中被破壞,政府派在這些地方的乾部全部被殺。
據統計,在這段時間內,被暗殺或被綁架後殺害的乾部多達二百餘人,其中包括在婦聯、征糧工作隊、土改工作隊中工作的年輕女乾部叁十七名。這些女乾部被綁架後,全都遭到少則五、六人,多則七、八十人的輪姦,然後被以各種極其下流的辦法殺害,並將屍體放在鎮中心或主要道路旁示眾。
解放別州的時候,由於國民黨軍隊跳得比兔子還快,所以負責這一方向攻撃的解放軍第四野戦軍並沒有把足夠多的部隊留在這一地區,整個別州隻有一個野戦營的兵力和部分民兵武裝。直到發生了一起較大規模的襲撃事件,政府才真正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決定派一個野戦師進駐別州。這起事件被稱為“東壩事件”。
“東壩事件”是一起土匪襲撃工作隊事件,由於暗殺活動猖獗所以政府在向別州的山區村鎮派出各種工作組、工作隊時,都加派了負責保衛工作的全副武裝的警衛班。派往東壩鄉的工作隊是一隻由叁名男性土改工作隊乾部,一名女性征糧工作隊員,兩男五女七名文功團員,和一支十二人的警衛班組成的隊伍,除全副武裝的警衛班外,所有其他人也都配了防身的手槍。實際上,雖然此前別州的大小鄉鎮暗殺事件層出不窮,但大部分都是五、六個人進行的小規模活動,所以工作隊的人根本也想不到自己會成為襲撃的目標。
早晨工作隊到達東壩的時候,一名鎮政府的工作人員接待了他們,並告訴他們鄉政府的劉主席和婦聯的趙主席都到寨子裡去作建立基層政府的工作,把政府的日常事務交給他負責。隊員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就在四個小時之前的深夜裡,幾十名土匪在暗藏的底線的策應下,偷偷摸進鄉政府,將還在睡夢中的政府劉主席、本鄉農民選出的兩名農協乾部、婦聯趙主席和與她同睡在一起的兩名女乾事共六人綁架。就在那名在鄉政府臥底的工作人員在正房花言巧語恭維工作隊的時候,六名鄉乾部正被堵着嘴捆綁在兩間廂房中。
急着開展工作的隊員們要求那名工作人員給他們找場地搭舞臺,然後把鎮上的群眾都召集起來,她們要進行宣傳。那個暗藏的便讓同在鄉政府臥底的另外幾個傢夥出去召集群眾。工作隊員們哪裡知道,土匪早就探聽到了他們的活動計劃,正在布置對他們的襲撃,就那名喬裝的工作人員陪同他們到鎮中心的小廣場上搭設簡易舞臺的時候,一張大網已經稍然張開。
色友點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