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號是個很好的檔期,同一天開畫的電影有《阿童木》《倔強蘿蔔》《戲伴人生》。
都是小制作的電影。
《阿童木》略過不提,人傢是動畫片,觀眾群都不一樣。
《倔強蘿蔔》絕對是黃博演藝生涯的恥辱,導演田夢明顯想走《瘋狂石頭》的路子,可惜玩不轉蓋裡奇式的結構,想黑色幽默一把,卻隻能在臺詞身上下功夫,再加上找了黃易、杜海滔這兩一個比一個撲的演員,及時博哥有通天之能,也隻能感嘆,隊友太CBA,根本帶不動!
不過,縱觀2009年上映的大部分電影,無論是國產片亦或是合拍片,觀眾明顯可以看出一個趨勢——大片時代已經過去了!
所謂的大片時代,大約是八年前吧,也就是2000年前後,國內的一幫大導演,紛紛轉型去拍商業大制作。
原因很簡單,好萊塢電影太賺錢了。
1998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14億元,其中美國分賬影片票房高達7.85億元,佔54%,而且其中僅《泰坦尼克號》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就達到3.6億元,佔當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的25%。
這尼瑪太讓人眼紅了。
你說是那幫大導演們看着電影市場那麼熱鬧,看着別人大把撈錢眼饞了也好;(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說他們身為國內電影的中堅力量,眼見外國電影就這麼邁入國門來大肆撈錢,心有不甘也罷,總之,各種原因都有。
經濟的發展,電影市場的繁榮,使得這塊市場越來越大,原本市場小,藝術電影有氛圍,現在必然要被洶湧而來商業氛圍所衝散,這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規律,無人能擋。
順應它的人,才能生存,進而進歩。
還好,炮輝一直都走在市場的前列!
他一直相信,中國人最愛看的肯定還是中國人自己的故事…
《失戀33天》當然是發生在中國人身上的故事…
徐靜磊的名聲很大,許輝的名聲更大。
徐靜磊早就是國內最知名的女導演,甭管是不是吹出來的,但她的名氣擺在那!
炮輝呢,已經是公認的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導演、演員…
兩人這算是珠聯璧合。
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失戀33天》上映之初肯定會有一幫這兩人的死忠粉買帳。
不管是拍的什麼,也不管拍的怎樣,都會先圈一把粉絲的票。
就好比郭小四、韓少之類的人,人傢本身就有強大的的粉絲流量,所以,《小時代》《後會無期》上映之初,院線就是願意給很高的排片。
《失戀33天》更是如此,再加上提前的內部試映場看片會所收獲的極好的院線評價,《失戀33天》公映第一天直接就刷下了百分十五十二的排片量。
這是一個很高的排片率。
截至目前為止,國內導演大約隻有那叁大,憑借多年的口碑和影響力,才能在上映初期拿到超過60%的排片率,甚至一度可以拿到超過80%——《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的時候,全國院線排片量接近百分之八十,同期上映的電影是賈章柯的《叁峽好人》,當時攜帶者斬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赫赫威名,也隻能拿到百分之十不到的排片量…
除這叁位之外,即便是許輝自己當初的那部《那些年》公映最初,也就隻有百分之叁十七的排片量…
色友點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