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泓和白傑的婚禮如期在兆龍飯店舉行了,婚期尊重雙方長輩的意見,選擇在了春節前的一個黃道吉日,而且恰巧趕上是一個週末,便於親朋好友們來參加。
酒店入口處,是一座漂亮的圓形拱門,整齊排列而形成的鮮花柱,就像一個個訓練有素的禮兵,在向來賓致意。鮮紅的玫瑰和各色氣球裝飾將婚宴場地的入口處裝扮的極具特色,烘托出濃鬱的婚禮氛圍。左右兩邊各有一張精心挑選的袁泓和白傑的大型婚紗照,擺放在婚宴禮堂的入口處,儘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的風采。
婚禮上,雙方的摯友親朋都來了,丁玲和馬舒也來了,人雖然算不上很多,但也顯得非常的喜慶和熱鬧。許芸當了袁泓的伴娘,伴郎則是白傑的一位髮小。整個婚禮流程其實並不復雜,幽默風趣的司儀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流程,逐項展開。
在白傑的父親代錶男方傢庭講話和祝福之後,輪到了袁泓的母親代錶女方傢庭髮言,袁泓的媽媽是大學老師,口才非常的不錯,演講聲情並茂、感人至深。袁泓媽媽講話的大意如下:
今天是我小女兒袁泓和女婿白傑大喜的日子。在我錶達對女兒和女婿的祝福之前,我想先向大傢講一個我偶然中聽到過的浪漫故事:一個男孩問一個女孩:“我想求妳一件事?”女孩問:“是什麼事?”男孩說:“陪我演場戲,可以嗎?”女孩接着問:“演什麼?”男孩說:“演我的老婆。”“演多久?”女孩接着問。“一輩子。”男孩回答道。七十年之後,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用飽經滄桑的手撫摸着病床上的老爺子,感歎道:“如果這場戲永遠沒有劇終,該多好啊!”老爺子對老太太安慰道:“老太太,我想求妳一件事?”老太太問:“什麼事?”老爺子說:“下輩子,和我一起演續集,好不好?”袁泓的媽媽說到這,臺下一陣熱烈的掌聲。稍停片刻,袁泓媽媽繼續說道。
作為母親,看着自己心愛的女兒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傢庭,我為袁泓感到高興,也很幸福。孩子長大以後,她就有了她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組建傢庭,傳宗接代是他們應儘的社會義務。所以,在這個大喜的日子,我要祝福我的女兒和女婿“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百年好合,天長地久!”當然,除了祝福之外,我想對女兒、女婿還想叮囑幾點:
首先,婚姻不是簡單的1+1=2,我個人覺得應該是0.5+0.5=1更形象。所以結婚後,小兩口都要努力去掉自己一半的性格,需要有作出妥協和讓步的心理準備,這樣才能組成一個和諧的傢庭。現在的年輕男女們,起初往往被對方的“鋒芒”所吸引,但也會容易因為對方的“鋒芒”而受傷。所以我的建議是,妳們要學會收斂自己的“鋒芒”,寬容對方的“鋒芒”,這樣才能有和平共處的空間,這是兩心相悅、兩情持久的秘訣。
其次,愛情是需要空氣和養分的,離開了必要的生存條件,愛情也是會枯萎和凋謝的。所以結婚後,年輕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交際圈子,夫妻雙方有時需要保留自己一定的私密空間,反而相互間更有吸引力。退一步海闊天空,給對方空間的同時,也是給了自己自由。因此,婚姻不是互相佔有,而是結合。所謂結合,雙方都有主體地位,就像聯盟,共同經營由雙方合力組成的社會基本單元傢庭。
最後,傢庭是社會生活中屬於個人的港灣。傢不是講理的場所,更不是算計的地方,傢是一個講愛的地方,溫暖和溫馨應該是傢的主要屬性。如果把男人比喻是泥,女人比喻是水,那麼男女的結合不過是“和稀泥”。婚姻是兩個人搭夥過日子,如果什麼事都深究“法理”、“大義”,那就會失去了感情。當傢庭生活中少了感性,而多了理性時,最終會弄得雙方都很辛苦和疲憊。
人,作為單獨的個體,性格上是獨立的,但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人又不是孤立於社會而存在的,所以,人不能僅僅去追求隻屬於自己的所謂“純粹自我”,當個體的人脫離於這個社會,沒有美滿的婚姻和傢庭作為基礎,即便實現了他個人所有的自我價值,最後也隻能孤芳自賞;無人分享,這注定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道理。因此我希望袁泓、白傑昨天做好了為人子女,今天和明天要做好為人妻、為人夫、為人父母。未來的路很長,希望他們能夠互相扶持,互相幫助,互敬互愛,一路順利地走下去。謝謝大傢!
袁泓媽媽的講話再次贏得了臺下所有嘉賓一陣熱烈的掌聲。丁玲、馬舒和伴娘許芸聽完後都落下了感動的眼淚,雖然他們被觸動的神經有所不同,但是袁泓的媽媽以過來人的身份,清晰地闡述了女人、婚姻和社會的關係,乍聽起來,好像是講一些大道理,但仔細聽後,知道是她的一些人生經驗總結,至真至誠,讓人受益匪淺。
色友點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