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隸沿着險峻的山峰,一個人孤寂的走着。好幾天了,都沒有看見一個人,但朱隸依然不急不忙的遊走在讓人心醉的景色中。
青翠的山峰和涼爽的山風讓朱隸暫時忘記了紅塵中的紛紛擾擾。雲霧籠罩了聳峙的山峰,巴山春雨使人愁,落寞的山嶺,傾斜的石徑,潑墨般的苔痕,多少的春花尚未髮,就已經零落成泥碾做了塵。
前方傳來震耳慾聾的“嘩嘩”水聲,山谷中突然瀰漫起濃濃的水霧。朱隸精神一振,提足朝前麵奔去。峰回路轉,一道幾十丈的瀑布高高的從天上垂了下來,重重的砸在一灣碧綠色的深潭中,濺起了漫天的水氣。
朱隸手握長劍站在了瀑布的麵前,靜靜的感受着大自然給人帶來的無法言語的震撼。良久,朱隸長嘯一聲,這是包含了內力,毫無保留的呼嘯聲。刺耳的嘯聲突破了瀑布轟隆的水聲,直沖雲霄。激蕩的空氣流和飛瀉直下的水流激烈的撞擊着,產生了一串串美麗的水花。
朱隸突然朝前沖了幾步,右腳用力踩在深潭邊突起的怪石上,逆着瀑布飛身而上,高空奔瀉而下的水流重重的砸向朱隸的頭頂,朱隸毫不在意的繼續向上猛沖,就在離頂端兩叁丈的時候,真氣不濟,朱隸頂着瀑布巨大的壓力,再也沖不上去了,懸停在瀑布中。但很快朱隸就象水中的枯葉一樣被水流卷起,朝下麵的深潭抛了下去。
“嘩”的一聲,朱隸從水中躍出,左腳一點水麵,一個側身空翻,用右腳狠狠在深潭邊突起的怪石上點了一下,再一次朝瀑布的頂端沖去。
朱隸站在瀑布頂端中間的一塊突起的石頭上,登高而望遠,氣勢恢弘的瀑布已被朱隸踩在了腳下,前方是一馬平川,遠處隱約可見幾屢炊煙升起。寒風細雨中,渾身衣服濕透的朱隸把濕漉漉的頭髮攏在了背後,忍不住仰天長笑。
誰也沒有想到朱隸在這個時候會有心情前往這座峨嵋派所在的名山。“峨嵋天下秀”朱隸一個人站在峨嵋山中段的清音閣裹,聆聽着飄渺的梵音。叁層高的清音閣建在山谷中的兩條山澗之上,飛檐彩壁,典雅而唯美,完美的融入了週圍的山水之間,恍若仙境一般。澗水清澈如玉珠,在布滿青苔的山石上跳動着,清脆悅耳。朱隸定定的望着週圍青翠、秀美、悠遠的綠意,真正感受到了這五個字的意境。
“寒度清音,高山閣樓獨倚。怅短景無多,翠山如是。慾喚飛瓊起舞,怕攪亂紛紛玉河水。凍雲一片,藏花護玉,未教輕墜。清致悄無似。有照水一枝,已攙春意。夢幾度憑欄,又見炊煙,應是原野夢好,未肯放東風來人世。待長劍劃破蒼茫,孤身看天地,恨無人伴。”
朱隸觸景生情,緩緩的吟道。(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fit)
朱隸忽然聞到了一股淡淡的飄渺的體香,心裹不由的猛然一驚,他竟然沒有絲毫的察覺到有人靠近他,一念及此,頓時渾身肌肉收縮,心跳加速,全身上下迅速布滿了護體真氣,一動不動,隻有手中的長劍在歡呼。
那股淡淡飄渺的體香在清音閣駐留了一會兒,很快的這讓人心跳的香味就慢慢的由近而遠去了,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味道,朱隸這才輕輕吐出了一口氣,終於轉身,全身都已被冷汗浸濕了。而剛才還是清朗的峨嵋山,忽然之間就瀰漫起了薄霧。
朱隸看到一個身着素白道袍,背負長劍的女子背影,籠罩在峨嵋特有的霧氣中,衣袍隨風擺動,長長的頭髮高高的盤在頭上,一根檀木簪穿過那盤起的頭髮,在霧中若隱若現。她身形纖美修長,腰肢挺直,盈盈巧步,風姿優雅至無懈可擊的地步。
“月心蕊?”
朱隸腦海中浮起了這個名字。
據他所知,每一代峨嵋弟子中,都會有幾個資質上佳的傳人,進入峨嵋金頂,在金頂佛光的照耀下,修習峨嵋的天心大法,據說修成者,可納天地之氣,自然之力於體內,每一舉手投足間,俱挾天地之威,沛然莫可擋。而當代成就最高者,即為一個叫月心蕊的女弟子,因其資質甚合修習天心大法的需要,故成就斐然,自九歲入金頂,十九歲大成出關,被峨嵋視為千年難得一見的奇材。
修成天心大法者,因其與自然之境溶為了一體,固而極難被人主動察覺她或他的存在,這也是天心大法最大的一個特點。同時這種心法也是把逆天作為主旨的魔門心法,天然的一個對頭。故此,朱隸心中不期然的升起了一股澎湃的戰意。
龍吟聲起。
碧血魔音劍在朱隸手上顫動起來,起始時嘯吟似有若無,轉眼又化作如龍行天際、低潛淵海般,飄忽虛渺至極點的劍嘯。
碧血魔音劍主動進擊時,最令對手和旁觀者難測的,是劍嘯聲與劍勢不但絲毫沒有任何配合之處,且是截然相反,其中的矛盾不但令人難以接受,更令人無從測度。
當從劍緣髮出的劍韻,變成了重重疊疊的龍吟虎嘯聲,籠罩着整個清音閣方圓十多丈的空間時,就彷佛布下了嘯音的羅網,音浪反覆如波推浪湧,不斷包裹、纏繞,令人慾離難去,有如永遠走不出的嘯音的迷宮。他的碧血魔音劍,卻化作青芒,在月心蕊的護身罡氣裹,硬生生鑿開了一條暢通無阻的康莊大道,化作耀人眼目的青芒,以肉眼難察的驚人高速振動沖剌着,直指月心蕊的胸口。
朱隸的動作潇灑飄逸,縱是在那鋒刃相交,生死決於一瞬的時刻,仍然從容寫意的把一切矛盾之處統一了起來,合成了他獨一無二的大傢風範。
高手對敵,所有感官無不投入,聽覺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往往不用目視,隻從兵刃破風或衣袂飄動的響音,就可有如目睹的判定對方的招式、速度至乎位置的微妙變化。
可是這一套,用在朱隸身上卻完全派不上用場,且必須把這心法完全甩開,否則必敗無疑。如此充滿了音樂美感的可怕劍法,月心蕊尚是首次遇上。
月心蕊嬌叱一聲,把碧血魔音劍的嘯吟完全壓了下去,似若陽光破開雲層,光照大地般。手上天心劍化為滾滾劍浪,一波一波緩慢而穩定地向敵劍迎去。如有實質,卻又是實中藏虛;似是千變萬化,又如隻是樸樸實實的一劍之勢。其中精微奧妙處,儘顯自然混成的風韻。
“叮”雙劍交擊,震懾全場的激鳴向四週擴散,彷如在平靜的大湖中投下了萬斤巨石,震撼激蕩,直教人耳鼓生痛。
朱隸衣袂飄飛,借勢腳不沾地禦劍飛退,英俊無匹的臉容,猶掛着一絲滿足的笑意,碧血魔音劍遙指對手,直退回原位,方仰天大笑道:“果然不愧是自然之劍,朱隸領教了!”
月心蕊雙目一瞬不眨的凝注着朱隸,啞然輕笑,搖頭歎道:“天下間竟有這以音惑敵、克敵的劍法?朱兄是怎麼創出來的?心蕊佩服,看劍!”
說到最後一句,手上天心劍彈上了半空,虛劃幾下,就像書法大傢,提筆在紙上龍飛鳳舞的疾舒胸臆,她卻是借劍畫出了心意。
這幾式虛招,隱含着無比深刻的後着,本身已是蘊涵一種玄之又玄的天道之意。
朱隸仍是那副潇灑從容的神態,心下卻是不敢怠慢,劍吟再起。
月心蕊虛揮的幾劍,實是她接踵而來的攻勢的起手式,不但把速度提升至極限,還把全身功力聚集在一擊之內,整個人的精氣神,升至了劍道巅峰的境界,殺氣全收束在劍鋒之上,充滿了冰雪般冷凝迫人的氣勢,其威勢直可在一劍之內定出勝負。
如此功法,天下間像月心蕊般輕輕鬆鬆便能施展出來,卻是屈指可數的了。
“嗡”天心劍顫動着橫過虛空,循着似早已安置在空間中,彎彎的曲線,指向朱隸,竟是不理會天下間千般萬樣的諸般武技。她這一劍,已儘顯臻達巅峰同時又是劍道最本源的精粹,本身就充滿着莫之能禦的威力。
劍嘯聲同一時間充盈了場上的每一寸空間,同時一改先前的氣象萬千、惑人心魄,此刻卻是轉成了潇逸跳脫的清音,揉合成一種如詩似畫,既濃鬱又灑脫的意像,高低韻致的音符,一個接一個地被冷靜精準的安置在空間內,本身亦似有着一種防禦性的作用和魔力。
碧血魔音劍,在朱隸身前數尺之地不斷變換着位置。忽然,朱隸往側方移開,碧血魔音劍直劈天心劍的劍脊。
“铮”兩人同時身軀劇震,旋身飄開,竟然交換了位置。
月心蕊把劍收到背後,猛然立定,另一手豎掌胸前,道:“近十年來,朱兄尚是唯一能擋心蕊此招的人,朱兄可知,此招有個禅意很濃的名字!”
朱隸退到清音閣臨淵的一方,潇灑閒逸的轉身立定,碧血魔音劍斜垂身側,欣然道:“請心蕊小姊賜示!”
月心蕊的唇角飄逸出一絲笑意,淡淡的道:“虛無萬象!”
朱隸微一怔愕,反手還劍鞘內,接下去道:“不知心蕊小姊如何識得在下的?如果我記得不錯的話,我們這是首次碰麵!”
月心蕊微笑道:“靜月師姊前日到了我峨嵋作客,心蕊現在正是奉師尊之命,前來迎候朱兄的。”
※ ※ ※
朱隸跟着月心蕊穿過一片密林,來到了山峰環峙下的一個小湖的邊上。
瀑布如山洪崩塌般從高處傾泄而下,山林間激蕩着“轟隆隆”的巨響。朱隸滿腹疑團,跟着月心蕊又繞到湖的右側來到了瀑布前麵的峭壁處。
卻見那月心蕊用纖掌抹去了山壁上的青苔,在上麵仔細的找尋着,過了好一陣,當她髮現了上麵有圖案和碗口大小稍突起來的一處圓形岩石時,即伸手把那岩石按順時針旋轉了起來。
蓦然間,伴隨着“轟…轟…”
的一陣巨響,卻見平整的岩壁上顯出了一扇正轉動着的石門來,門內並不黑暗,反大放光明。朱隸正看得膛目結舌,卻隨即給月心蕊菈進了石門內,卻見這裹麵原來別有天地。
一條石闆小徑直通瀑布的內側,而這瀑布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把這裹麵的天地與外麵完全阻隔開來。這裹麵看似完全封閉式的,然而卻並不覺得氣悶,反感溫和舒適之極,看來定是有其他的通氣孔兒。
順着石闆小徑往前走了二十幾米,視野豁然開朗起來。卻見一個五六十見方的大石坪,坪的內側有一個小花園,頂上是石壁,地麵離頂壁約有四五丈高,真是顯出了自然的鬼斧神鑿,巧奪天工來。小花園內種着各種奇花異草,散髮出的芳香沁人心脾,花草中央的空處有一張圓形的石桌,上麵放着一個烏黑髮亮的石制圍棋盤,石桌四麵擺了幾張石凳。石坪對麵的岩石光滑平整,中間有一扇緊閉的石門,門頂上寫着“金頂福地”四個隸體古字。在門的前方二米遠處,有一個突起的石墩。
石桌旁的石凳上,正坐着一個老和尚,臉上皺紋橫生,一身破舊的袈裟,全身上下顯得臟兮兮的。隻有手中持着的一串碧玉念珠,竟是晶瑩剔透,耀人眼目,髮出淡淡的青光。奇怪的是,在十幾顆大小一致,光潔剔透的青玉念珠中,偏偏還夾雜着一顆非玉非石、顔色深紫、暗淡無光的圓珠。
月心蕊引着朱隸來到石桌旁的另一張石凳上坐下,同時介紹道:“這位就是傢師了塵。”
語畢,自己亦在一側坐下。
老和尚打量了朱隸一眼,方才低眉垂首,口宣了一聲佛號,道:“施主貴為燕王,掌塵世生殺大權,不知為了何事,竟有暇造訪老衲這方外之地?”
朱隸合什一禮,道:“小王素聞大師佛法精湛,更領峨嵋一派,雄踞於西南之地。今小王引軍西來,慾入主蜀中一地,特來請教大師,如何安定西南半壁江山?”
了塵颌首道:“老衲方外之人,恐怕要令燕王失望了。”
朱隸道:“還望大師不吝賜教啊!”
推了半天的磨,了塵方道:“西南之地,首推唐門一脈,其根深葉茂,盤根錯節之處,無人可出其右。安定了唐門一脈,西南就定了一半。另外,西南乃百夷雜處之地,以教化之功,行自治之法,可安西南半壁。”
“好啊!大師果為世外高人,小王受益菲淺啊!隻是目前小王人手不足,不知可否借令徒心蕊小姊一用?”
了塵道:“隻要王爺覺得小徒可堪一用,老衲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