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傢的人都看出來王月月沒有以前那樣排斥李洪奎了,李老太太也就不像以前那樣拘着她,每次李洪奎外出做工,李老太太就會讓她出來,幫着自己做事。畢竟在農村,誰傢也不可能真的請回來個祖宗養着。再說了,每年還有兩次農忙時節呢,怎麼可能讓王月月什麼都不做?
但王月月的看法卻不一樣,當初李老太太是怎麼說的?說她什麼都不用做,隻需要伺候好李洪奎,再生幾個娃就好了。怎麼,想着她日子稍微好過點就要給她加刑?想都別想!
王月月在李傢待久了,膽子也漸漸大起來,李洪奎不在傢的日子,她也敢跟李老太太對着乾。李老太爺是個不管事兒的,每日裡就聽着老妻和兒媳婦為做飯、洗衣這種雞毛蒜皮的事吵吵。後來,他也懶得聽,乾脆大部分時間就待在田地裡侍弄莊傢,把傢裡這個戦場完全留給兩個女人。
李老太太活到這把歲數,嘴巴非常了得,但王月月也不是吃素的,再說了,整件事情說起來是李傢對不起她王月月,李洪奎床上那點見不得人的勾當,她是嫁過來後才知道的,這就相當於騙婚了!有了這個把柄,王月月每次一吵架就明裡暗裡拿這個事兒諷刺李老太太,說前麵兒媳不是主動跟人跑的,而是李傢逼走的。
鄰裡的聽得多了,自然對李傢這一傢子有看法,這也很合乎常理,從來都是聽說後來的媳婦兒罵前麵媳婦兒不好的,哪有王月月這樣還給前麵說好話的?再說,之前那個媳婦兒還沒跑的時候,他們就聽說了一些李傢不把人傢姑娘當人對待的傳聞,李傢也是燒了高香,找的這個兒媳是個鋸了嘴的葫蘆,平時從不在外麵說自傢男人和婆婆的不好,又是個沒娘傢撐腰的,所以這事兒就沒鬧大。
吵架的次數一多,風言風語就在鄰裡之間傳開了。李老太太氣得倒仰,兒子有這麼個愛好,她也沒辦法,雖說女人生來就要在床上伺候男人,但當她看見之前那個兒媳新婚夜之後的慘樣時,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事兒要是傳出去,人傢可是要戳她兒子的脊梁骨的啊!
色友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