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縣是本省南部的一個著名的貧困縣,該縣處在嶺北丘陵地帶,山多地少,林多田少。俗話說:“天無叁日晴,地無叁裡平,女娃外地走,男娃卵敲鈴。”卵敲鈴是當地的土語,是說男孩找不上媳婦,無法排解性慾,隻好偷偷地用生殖器去捅當地一種外大內小的圓口鈴噹。
本省的一位主要領導也非常關心城南縣的發展工作,這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由該領導親自掛帥,從全省各地區抽調了大量的優秀青年投入到城南縣的建設中,該領導還派人去“大寨”學習先進的農業管理經驗,打出了“向天要糧食,向山要財富。”的響亮口號。
於是城南縣大規模燒山開荒,壘築梯田。但是城南縣所處的氣候帶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這是一種典型的多雨氣候帶,山上植被一旦被破壞後,水土就無法保持,很多梯田花費巨大人力財力剛壘築起來,一場大雨,便是石倒田塌,白辛苦一場。
然而這位領導卻是因為這次“圍山造田”運動,被更高級領導看中,上調到農業部主持工作。這位領導一調走,城南縣的梯田工作就成了爛攤子,乾不了,又不敢停,而省裡支援的物質則大量減少,城南縣的知青也就漸漸地成為全省的棄兒,蛻變成本省最不被關注的一群人。
秋霞拿着紅都市革委會開的介紹信來到城南縣革委會插隊,她是作為志願參加祖國建設的新時代青年代錶來的城南縣,城南縣的同志非常熱情地接待了她,問她有什麼要求,她選擇到桑田公社紅旗大隊第叁小隊插隊,來之前她就向白晶晶打聽了白語的插隊地點,城南縣的同志很快就滿足了她的要求。然而等她來到第叁小隊時,白語卻不在這個地方,一打聽才知道,因為第五小隊所在的山地在開春雨季的時候梯田大麵積塌方,因此誰都不願去第五小隊,後來大隊部研究決定,將一些傢庭成分不好的知青統一編入了第五小隊,還給第五小隊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叫“青年突撃隊”,實際上無非是讓這一些在山裡麵自生自滅,白語就這樣光榮地成了第五小隊的一名青年突撃手。
第五小隊離第叁小隊不是太遠,翻過兩座山就到了。秋霞是來到城南縣插隊的第四天就找到了她朝思暮想的白語哥哥。再次見到白語,白語的變化很大,原本臉頰白皙,朗眉星目的英俊少年,現在變成了個滿臉黑瘦,胡子菈碴的邋遢青年,兩眼無神,唯有鼻梁上斷了腿的黑眼鏡,還殘存了當年意氣少年的一點書卷氣。
秋霞給他帶來了很多白語媽媽準備的東西,有鞋墊、內褲、衣服等日常用品,還有秋霞從紅都市帶來的糖、餅乾、桃酥等緊俏的小食品。這一次,白語沒有像上次見麵那樣排斥秋霞,但也不是很熱情,秋霞想主動去牽他的手,白語有意躲開了。
送秋霞回第叁小隊的時候,白語終於開口對秋霞說:“紅旗大隊很亂,你不應該來,如果能離開這裡就早點離開這裡,如果遇到了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就告訴我,一定一定。”白語這次說話很堅定,秋霞又看到那個從小疼愛她,保護她的白語哥哥,秋霞想撲到白語懷裡放聲大哭一場,將她這麼長時間的委屈、痛苦、難受、傷心一起向白語哥哥好好的傾訴一番。當她流着眼淚奔向白語哥哥時,白語又躲開了,白語最後說了句保重,就轉身大踏歩往第五小隊的方向回去了。
紅旗大隊知青的各個小隊其實就是散落在幾個自然村的知青點,村裡的土地是村集體的資產,原本就人多地少,是不可能給外麵的人種的,本地人因此非常排斥外來知青在這裡落戶,為了解決知青和本地人爭地的矛盾,知青點的主要工作就是“圍山造田,以田養人”,然而屢次造田失敗也嚴重挫傷了知青工作的積極性,新開荒的梯田產出不足,省裡的支持又大幅減少,縣裡就隻能要求各公社、各大隊自己想辦法解決知青的口糧,這樣知青和本地人的矛盾就更加尖銳了。
紅旗大隊的知青是由知青工作站和紅旗大隊黨委共同管理,采取的是黨委領導一切的原則,原本知青上山開荒工作,得到省裡的大力支持,紅旗大隊也分得了不少好處,然而省裡的領導調到農業部去了,這項工作的支持力度大大降低,紅旗大隊也就騎虎難下了,隻能想盡辦法克扣知青的口糧。但知青都是一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又來自五湖四海,口糧被克扣,偷雞摸狗的事件也就屢見不鮮了。
色友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