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四,天氣很晴朗,有種春光明媚的感覺。
但是高傢人的心情絕對和天氣不一樣。
昨晚他們就收到宮內的消息,但最難受的是,明知道自己會受到打壓,偏偏又不敢動彈,隻得任由皇宮密探、城衛軍等展開搜索,將高傢在幽平城的勢力鏟除了至少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的比例對於高傢的打擊也不算厲害,可是這問題不在於數量,而是在於這次行動釋放出來的信號,那就是高傢的人已經引起皇上的不滿了。不然就算送給曲田虎他們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找高傢的麻煩。
這件事,在上朝之前就有不少或敵或友的朝臣們前來慰問打探過了,高君立還是以往那副笑眯眯的樣子,話語裹麵滴水不漏。
果然,如同大傢所預料的那樣,皇上一上朝,就有禦史臺的禦史參奏詹事府少詹事週遊貪贓枉法,並舉出了幾項證據。昭宗皇帝大怒,立刻命令押送天牢候審;又有大理寺卿參奏翰林院學士呂征收受學子們的賄賂、排擠忠良,昭宗也同樣將他打入天牢。
一時之間,被拿着證據舉報的官員有五人之多,且都是正五品以上的官員。
別看這些官員的官位不高,但他們都是掌握着一些權力的人,且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老太師高君立的得意門生。
如此一來大傢總算看出來了,皇上對高太師很不滿意,甚至有人猜想,是不是高太師的勢力會就此衰弱了?
然而,老太師的確是老狐狸一個,等到這五個人處理完,他第一個站出來,大聲道:“陛下,老臣有本要奏。”(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老太師請說。”昭宗和顔悅色的道。從錶情上,一點都看不出他有針對高太師的地方。
“老臣思索再叁,覺得對之前朝廷公議的江南稅賦增加一事,頗為欠妥。所以想提出一點意見,讓陛下和列位同僚們參詳一下。”高太師滔滔不絕的道:“江南的稅賦已是全國之首,現在每年卻還要增加二十五億金幣,幾個府的知府們都紛紛寫信給老夫,說明江南的商人們已經是群情激憤。如此下去,很容易影響江南的安定圃結。”
眾位大臣、皇帝都麵麵相觀。
以前最為積極要求江南加賦的就是高君立,如今跳出來為江南說話的,也正是他,他的立場怎麼樣也不該轉變得這麼快吧?
昭宗隱約明白一點,他知道老太師是為了洗脫自己和江南勾結的嫌疑,才故意這麼說的,但同時昭宗卻也需要這個借口。因為這幾年大元國還算是風調雨順,哪用得着這樣大幅度的增加稅賦?多的錢,他們這些大臣想要拿到哪裹去?中飽私囊還好一些,要是拿來擴大權勢,那可不好。
高君立跳出來做了惡人,那麼昭宗順水推舟要替江南減賦,就有理由多了。
隻不過,牽涉到二十五億金幣這麼巨大的金額,大臣們可不願意這麼放手,還沒等昭宗說話,就有人跳出來了。
“皇上!”工部尚書陸祝嘉當即就道:“微臣不同意老太師的意見。五湖流域、龍江流域等等的水利措施,都已經十年沒有修補加固過了。還有各地的交通要道的修繕,特別是西南部幾個州,道路早就破損不堪,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還有……這些哪一樣不需要錢?”
“對啊!”大學士傅旦英也道:“江南是全國最富饒的地方,為全國百姓貢獻自己的力量,本來就是他們應該做的事。何況他們又不是沒有錢,這麼吝啬的性格,實在應該喝斥他們改正!”
有了這兩位帶頭,大臣們紛紛髮錶言論,不隻罵起江南,甚至很多人冷嘲熱諷,說高太師有收受江南賄賂的嫌疑。
麵對一切抨擊,高君立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一點錶情都沒有。
可是老太師的心裹卻暗自冷笑:“妳們這些笨蛋,皇帝本來認為隻有老夫一個人貪心。結果老夫退出了,妳們卻還在爭論不休,這不是讓皇上以為妳們都是貪心的人嗎?”高君立料想得不錯,昭宗皇帝坐在龍椅上,眉頭越皺越緊,眼神也越髮的銳利起來。
大臣們能站在朝堂上,當然不是笨蛋。漸漸的,聲音越來越小了,大臣們全都戰戰兢兢的看着壓抑着怒火的皇帝,此刻就算再怎麼反應遲鈍的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說啊,妳們怎麼不說了?”昭宗淡淡的對着下麵道:“朕知道國庫空虛,但朕也同樣知道,列位臣子不窮啊……陸尚書大人,妳說起五湖流域,朕正好知道,去年年底妳的二管傢才在洪湖那邊買了五千畝的一等良田。啧啧,一畝地可是價值一百枚金幣啊……傅學士,妳傢裹的商隊專營滇南古道的生意吧?據說去年在江南商人的競爭下,傅傢隻賺了一千叁百萬金幣……”
昭宗毫不留情的將幾個帶頭大臣的底子揭開,嚇得幾人趕緊跪在地上,大呼饒命。
剩下沒有被揭開老底的臣子們,無不心驚膽顫,生怕火下一刻就會燒到自己身上。
昭宗平日很少有生氣的時候,有事情都是大傢商量着來,最後讓昭宗審視一番就好,但是老實人一生氣,可是讓人很害怕。現在的昭宗就是這樣,畢竟他是皇帝,是大元國最有權勢的人,誰真正惹惱了他,保準沒有好果子吃。
“一天到晚不從整治吏治上入手,就盯着江南!江南再有錢,禁得起妳們這樣叁番五次增加苛捐雜稅嗎?”昭宗站了起來,大聲道:“我看妳們是白吃飯了,一有點困難就指望着江南給錢,妳們不知道節省、查一查那些地方上的貪官汙吏嗎?真的是大傢一起髮財就好,別的什麼都不關心?”
也難怪昭宗生氣,這些水利、道路、城池等等的修繕,幾乎每年都會佔據朝廷大部分的預算,雖然他很少出京,但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以水利的修繕來說,固然每年都有或大或小的洪澇災害,但如果維護得當,是用不着每年都修的。一次好的修繕能管用數十年,但這十幾年以來,年年都花費了大量資金卻效果不佳,實在讓昭宗很惱火。
然後是道路。大元國這種以商業為主的國傢,道路是最重要建設之一,無數的貨物透過國內的寬敞大路運輸,從而讓全國的人民受益。道路如果不暢通和破損的話,當然會有很大影響。可是卻也和水利修繕一樣,年年修、到處修,就像個無底洞一樣,呑噬着帝國的戶部資金。
如果每個地方都這樣也就罷了,偏偏江南的道路是承受運送任務最多的道路,卻很少有大修的時候。最多一、兩年一次小補,五、六年一次大補,甚至很多道路五、六十年都用不着修。
兩者一相比較,昭宗也就明白,經辦此事的朝廷和地方的官員們肯定是上下其手,大撈特撈。
色友點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