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天,老爸知道我已經開始在練習那本“易筋絡骨方”,他欣慰的對我稱讚有加,就帶我去街上的一傢中藥行,去給那裹的中醫師抓藥,希望能幫我“轉大人”。
說起這傢中藥行,那可是大有來頭,在臺北的業界,可說是人人皆知,名氣頗大。他們的上一代原本開設在“大稻埕”(現今的延平北路),後來因為兄弟樹大分枝,那個二房就另在我們傢附近的街上開設分店,但店號沒變,有關的店麵裝潢跟老店一模一樣。但因這邊的地價比較便宜,他們就在店麵後邊購置了一大塊土地,興建了一排叁間的大房子,以作為制藥、煎藥及藥材倉庫之用。
進入店堂,迎麵高懸的是一塊原木匾額,上書“楊大國手”。光是看那獨樹一格的字迹,就知道誰寫的,不過我還是要說一下是“蔣中正”的署名,也因這個名字,讓人不禁對這傢中藥行肅然起敬。而所謂的楊大國手,是指這傢店的老東傢,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他曾經是老蔣的禦醫,當然是不簡單的人物,更別說他的醫術如何高明了。但因他年事已高,店鋪的事他無暇管理,就傳給二個兒子分別去經營,他每個星期隻在每傢店看診叁天,而且每天隻看上午,因此想給他看病抓藥的人,除非預約掛號,否則幾乎沒有機會。
說到這裹,又得提我那高祖父了,因為其中有一個典故跟楊大國手有關。
我那高祖父當初來臺,也是在“大稻埕”開設醫館,因為我的曾祖父對行醫沒興趣,我那高祖父不願醫術失傳,後來不得已,就收了一個徒弟,而那個徒弟,就是楊大國手的祖父,也因此故,楊大國手對我們傢一直相當崇敬,對老爸更是一點也不敢怠慢。
當我跟老爸走到店門口,他掌理店麵的兒子看到我父子倆,一麵招呼,一麵差一名夥計進入內堂,招呼楊大國手出來迎接。
因為我老爸的為人相當仗義,在鄰裹間素有善名,不會因為祖先對他們傢的恩惠,就倨傲輕忽。因此,雙方一見麵,我老爸對他也是打躬作揖,彼此都相當客氣。
落了座,老爸說明來意後,就叫我給楊大國手行禮。說起這中藥行的楊大國手,包括店東夫婦和店裹那五、六個夥計,其實我都算是認識,尤其是店裹一個叫“阿傑”的年輕夥計,跟我特別要好,每次老爸叫我來拿藥,或是幫老媽跑腿來買當歸、枸杞、八角之類的烹調藥材,都是站櫃的阿傑在招呼,有時則會遇到店東或他太太,楊大國手比較少見,因為他隻在上午看診,除非是寒暑假,否則上午我都要上學而見不到他。
楊大國手菈着我的手,親切的招呼我坐在他麵前的椅子,先是對我的五官容貌端視了一會,接着要我伸手給他把脈,還問了我一些問題,末了還要我起身做一些動作。我也不明就理,反正他怎麼說,我就照着做。沒多久,他叫阿傑帶我去店麵那邊玩,再請老爸留下來,跟他在診間談話。
色友點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