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劍一如”這麵高掛在“紫氣東來堂”正麵橫梁上的金漆牌匾,每一個字都相當於人身及腰的高度,遠比東溟派派“歸元堂”那塊楚江南惡搞的“制霸天下”牌匾更要巨大。
書香世傢的總本部,乃是位於蘇州府郊外西峰東坡之下的“鎮嶽宮”此宮正殿之前,有一座水色蒼翠的玉井,自唐代開始已有各種神妙傳說,並建了一座“玉井樓”本為遊人和修道者的名勝。後來書香世傢選了這片福地,在樓後建成樓宇,作為私地,已然禁絕閒雜外人。
書香世傢的既修全真內丹的道術,也練武道劍法,更讀書參加科舉。
八派聯盟中,西寧派與朝廷聯係最為緊密,這個緊密主要是指在軍方,而在廟堂力量上,則是出了數位大儒的書香世傢,否則若真要算起來,實力本屬一般,但絕對不拔尖的書香世傢,哪裡能位列八派聯盟之一,這些年之所以水漲船高,全是朝廷的大儒暗中出手相助。
“鎮嶽宮”裡最雄偉的建築,自然是正麵的大殿“孔廟”內裡供奉“孔夫子”的雕像,氣勢非凡,足堪與武當派“遇真宮”的“真仙殿”相比。
可是要數書香世傢武道的總壇,則是位於宮殿東首的“紫氣東來堂”為書香世傢劍派領導層主理事務之重地,亦是書香世傢最精銳的“親傳弟子”修習劍術的道場。
“紫氣東來堂”其中一麵牆壁,排列懸掛着許多木制的名牌,正是門派領袖和高級弟子的列名。
書香世傢人才鼎盛,本代能登堂入室成為“親傳弟子”的,至今共有四十四人之眾。
四十四人的名牌裡,排在最頂的十個,格外明顯地跟下麵叁十四個隔了開來。
此十名年資和修為最高的弟子,合稱“十威儀”已具有代教師範的資格,是未來書香世傢的接班棟梁。(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此刻“紫氣東來堂”內,身為“十威儀”之一的楊泰嵐,在那鋪成了八卦圖案的石地闆上,不安地踱來踱去。
跟全體書香世傢弟子一樣,楊泰嵐腰間已經佩了劍。
從“見性館”逃出的叁人,早就奔回來“鎮嶽宮”報信。
此刻從這“紫氣東來堂”的正門外,一直延伸到“鎮嶽宮”的大門,每隔不足十歩就有帶劍的書香世傢弟子守備着。
氣氛之凝重,乃書香世傢叁百年來所未有。
一身道袍的楊泰嵐年紀未足四十,身高手長,歩履敏捷。
以武藝論,他絕對是當代弟子頭五位以內,但常常敗在性情太過急躁。
“你就別走來走去啦!”同是“十威儀”之一的張泰朗皺着眉說。
他隻是安坐在椅子,把長劍橫放膝腿上,未有顯得太過憂慮。
在他左旁,“十威儀”的首席、當今書香世傢大弟子司馬泰元,就更在座上閉目,雙手交結成印放在丹田處,似正在入定。
“最近江湖上傳的事情,看來是真的……”
楊泰嵐沒再踱歩,卻還是雙手交互捏着指節。
“可是……”另一邊較年輕的“十威儀”之一宋泰猷說:“我們與東溟派無冤無仇……”
宋泰猷這話,引起堂內各弟子交頭接耳。
大師兄司馬泰元沒有睜眼,卻開口說:“事情是怎麼樣的,不一會兒後就分曉了。你們急什麼呢?”
他的聲音並不特別響亮,卻令眾師弟都安靜了下來。
司馬泰元不論那穩重的臉容和低沉雄渾的語聲,都隱隱透着領袖的風範,若非不是書香世傢嫡係,下一代的傢主之位,怎麼可能被向清秋搶去?
“我們書香世傢數百年歷史,經歷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
司馬泰元又說:“沒有應付不了的敵人。可是別亂了心。心乃氣之舵,氣為劍之缰。心亂,劍就亂了。”
這本是書香世傢劍道的最基本。
眾師弟聽了,都有些慚愧。
這時幾個人從後室進入大堂。
司馬泰元等弟子馬上起立,肅然行禮。
進來的,自然是牆上的名牌比“十威儀”排得更高的人。
首先出現是四位“宗字輩”師叔:黃宗玄、趙宗琛及成宗智、成宗信兄弟,為當今書香世傢“四煉師”“煉師”名號僅次於傢主,原本是道教的稱呼,在書香世傢裡則相當於師範護法地位和其他門派的堂主相若。
再來是兩位書香世傢碩果僅存的“祥字輩”長老,金祥仁和李祥生,兩人俱已七十多歲,劍技武功早就大不如前,但論輩份是當代眾弟子的太師叔,自然德高望重。
兩人跟下麵的徒子徒孫一樣,手裡提着長劍。
既有外敵來犯,他們一樣要加入對抗,一天是書香世傢是人,直至咽氣那一刻都還是。
最後一個進入大堂的,自然就是當今書香世傢副掌門向宗悟,乃是書香世傢傢主向蒼鬆的弟弟。
向宗悟那堂堂身軀,穿着一襲深紫色法衣道袍,頭戴方巾,五绺長須甚是潇灑,儀錶不凡。可是鼻梁處卻有一道橫過的刃口傷疤,又比尋常一個煉丹修法的道長,多了一份強悍如鷹狼的氣勢,當然隻看他這賣相便知道,向宗悟與科舉朝堂無緣。
色友點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