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這個詞很高大上。
按照《辭海》的解釋:Film Director指代的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是用演員錶達自己思想的人。
一般來說,正統科班導演係出身,分到北影、西安電影制片廠之類的地方後,先要跟組做場記五六年,然後副導演五六年,熬到你差不多叁十多了,應該就有第一次執導的機會。
門檻很高!
這裡說的是上世紀包分配的情況。
所以,張一謀他們那批人能在二十幾歲就拍出了《一個和八個》,郭寶昌、韋必達這兩人的伯樂作用功不可沒!
恺爺那是例外,導二代能佔用的資源超過了很多人的想象…
到了九十年代後期,電影這種東西越發沒什麼觀眾,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很多老牌的電影制片廠紛紛改組下崗,這種時候就是誰有錢誰可以當成導演!
馮曉剛在《我把青春獻給你》當中寫道‘我跟汪朔帶着《一地雞毛》的劇本去北影廠找了韓山坪,後者很高興‘可以拍啊,你們有錢嗎?’…’當然,《一地雞毛》被禁了,之後的《月亮背麵》、《永失我愛》、《我是你爸爸》、《情殇》都被禁了…
更慘的是《過着狼狽不堪的生活》,那電影拍了十天,直接被上峰叫停…(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所以,王傢兄弟能成事是有道理的!
那樣的情況下,還敢資助馮曉剛拍片子!
所以馮曉剛就在一次演講中說過這樣的話:‘當一個導演,坐在電腦前…你明明知道這樣好,但是你還要把它往不好了改的時候,這種感覺很憋屈!好萊塢導演受這折磨嗎?’《我不是潘金蓮》項目公布的時候,很多影迷錶示費解‘馮曉剛你這要往作死的方向越走越遠了嗎?好好拍的賀歲片不好嗎?’,但是資深的影迷都知道,人傢本來就是這個路子的導演,《一地雞毛》、《過着狼狽不堪的生活》那都屬於諷刺喜劇。
《芳華》也差點被禁,因為有對越反撃戦的場景…
不過即使有錢就能拍電影,也沒多少人願意做這種事。
彼時的中國電影市場太小了,甚至比不上香港一地。
拍電影等於虧錢…
那想寧昊、楊青這批人是怎麼出頭的?
寧昊在拍第一部長片《香火》之前是圈內比較活躍的MV導演,手裡麵有點閒錢…
至於楊青,也差不多。
當然,這幫人熱烈投身到電影創作初心就是愛電影!
否則,那樣的時代,做點什麼不好?
很多人都有電影夢想,這其中當然也有影評人,比方說張小北,他自己也說了:‘真想做導演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首先,非科班出身,沒有受過係統的電影教育,也缺乏足夠的訓練機會,雖然看過很多電影,但鑒賞能力和水平,和拍電影其實關係不大。
花了很多年,通過自學和摸索實踐,瀰補了相關的知識,但仍然有很多知識盲點和知識結構的缺陷,而且隨着年齡漸長,也知道自己缺乏真正的天賦。
色友點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