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丫∶中央二臺《經濟半小時》、《開心辭典》主持人。
×××××××××××××××××××××××××××××××××××
李潘說她的理想一直很平凡也很實在,常走一步看一步。
1987年在重慶師範學院畢業後她考取了浙江師大當代文學研究生,那時她的理想,是分個好學校教書或者坐坐機關。
事遂人願,1990年,李潘畢業分配到了四川省總工會政策研究室。
1992年,機遇降臨到沒想到要做主持人的李潘身上,成都經濟電視臺招考主持人,李潘從數千名報考者中幸運入圍。
在經濟電視臺期間,李潘先後主持了《女人有約》、《聊天33》等談話類節目,並與中央臺制片人鬆慧有了緊密的業務聯係。
1995年底,恰好鬆慧想搞一個讀書欄目,於是李潘利用週末往返於成都°°北京之間做了幾期試驗版,後來中央臺決定正式推出《讀書時間》。
至1996年3月,李潘結束了叁、四個月的週末往返於成都與北京的"飛人"生活,進了中央電視臺。
看着李潘那侃侃而談的樣子,承飛不禁沉醉在她的言談中。(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李潘說想不到主持《讀書時間》共同成長了3年。
能走進中國第一大電視臺,而且主持一檔高品位的讀書欄目,這在李潘的人生中是未曾設計過的。
在中央臺幾年間,李潘讀了不少書,也接觸了不少作傢學者。
主持讀書節目,李潘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辦一檔法國電視二臺比沃老頭主持的那種讀書節目。
比沃主持讀書欄目已經15年了,他的節目叫《阿波斯托夫》,邀請的嘉賓幾乎全為各國著名的文學傢,幾年前改名《文化場》,除文學外,又涉足影視、舞蹈等藝術。
比沃老頭文化內涵深厚、機智親切,常能引導嘉賓侃侃而談。
還偶爾裝傻,提一些刁鑽古怪的問題。
李潘在談到比沃時,言語中有種由衷的敬佩。
作為"資深"的讀書節目主持人,既要保持品味,又要關注流行。
承飛饒有興趣的問∶"《讀書時間》每一期向讀者介紹的書是根據什麼選出來的?
李潘坦率地說∶"很個人化。
大方向是健康、益智、有價值、服務性強,而具體的選擇方法∶一是親自逛書店;二是出版社推薦;叁是向讀書的朋友、專傢、學者了解咨詢。
李潘的"個人化"就是在綜合叁方麵信息後的一種選擇,其實就是首先打動自己,做到有感而髮。
談起選擇推薦《賞識妳的孩子》和《愛心與教育》這兩本書的經過時,李潘感觸至深∶《賞識妳的孩子》事實上是一個父親教育自己的聾啞女兒的故事。
週泓和他女兒週婷婷的故事拍成電影《不能沒有妳》之後,全國反響很大,但週泓教育女兒過程的細節隻有在這本書中才得到深刻的展示。
李潘接觸週婷婷時,週婷婷已大學畢業,將去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特殊教育碩士。
李潘問∶"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
週婷婷說∶"隻有我才知道殘疾人的痛苦。
李潘問∶"妳已經生活那麼幸福,那麼多人關心妳,還有什麼苦?
週婷婷說∶"妳知不知道,我從來看不懂電視!
春節晚會大傢都在享受,隻有我們享受不了。
因為,電視沒有字幕。
這件事使李潘震動不小,她說∶"我們很難想到,像週婷婷一樣的許多人事實上是被隔絕在我們的生活之外。
李潘認為,國內在特殊教育方麵,重視的程度是遠遠不夠的。
她特別在介紹《賞識妳的孩子》的這一期《讀書時間》有史以來第一次打上了字幕。
李潘將此消息提前告訴了週婷婷。
結果,週婷婷通過網絡將此消息通知了所有的聾啞人。
節目很晚才完,但看過節目的幾百個聾啞人們在網上聊到淩晨3點。
李潘激動地說∶"他們被偶而關注一下就興奮得不得了,可想而知我們對弱勢群體的關注是不夠的。
這期節目讓我很有成就感,因為它幫助了那麼多人。
一次在央視錄播晚會後臺,李潘看到一個老師呵斥孩子,她說從來沒看到過有這麼兇的老師。
但眼前被呵斥的孩子卻很正常、自然地去執行老師的命令。
孩子早已經習慣了老師的兇惡!
李潘難以想像∶"如果兇神惡煞變成了正常,有一天老師變得親切了,孩子說不定就會驚慌。
"她感慨現在有很多老師動辄辱罵孩子,甚至打孩子,素質極低。
所以,她毫不猶疑地選擇了推出《愛心與教育》這本書。
《讀書時間》畢竟是為讀者辦的節目,不能不講服務性。
服務搞得好,照樣能證明這個欄目有價值。
李潘承認,該欄目一直偏重於文化層麵,今後打算充實較多的生活服務方麵的內容。
她專門提到小說。
這是大眾讀者最關注的讀物之一,介紹什麼樣的作品很有講究。
首先,一本新作,必須考慮它在國內目前的文學創作中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比起以前的和當代的作品有沒有突破或者創新。
其次,如果一位作傢受到社會的關注程度比較大,那麼他的新作即便平平,也可以介紹,因為讀者關注這位作傢。
結合這兩方麵的因素之後,就基本上可以保證介紹給讀者的作品,既是比較好的,又是比較熱門的。
李潘認為,讀書節目既不能以脫離讀者為代價來提高檔次,也不能為了迎合而失去格調。
承飛又問∶"那妳認為排行榜好不好?
說到服務性,排行榜就免不了是一個敏感話題。
李潘指出,幾乎沒有人可以不受誘導的影響,她上書店買書時就經常受到圖書排行榜的影響。
書越來越多,書店越來越大,排行榜在某種意義上確實為讀者省了不少事。
至少,它反映了大多數讀者的閱讀傾向。
對絕大多數的普通讀者來說,閱讀的從眾心理是非常明顯的。
李潘認為,應當在精品閱讀和有價值的閱讀方麵多作引導,同時兼顧一點時尚閱讀和消遣閱讀。
她說,排行榜的缺陷是太勢利,隻以銷售數量為標準,不考慮書本身的文化價值。
承飛有針對性的問∶"讀書是一件很文化的事,可有關圖書介紹等方麵的運作又經常帶有商業性質。
《讀書時間》怎麼才能保持獨立性,不受任何影響地向讀者推薦最有價值的書,也就是怎麼才能夠把這件很文化的事做好?
李潘深有感觸地說∶"文化是需要培養的。
正如妳剛剛所說,如果《讀書時間》這種欄目也搞承包,自負盈虧,那簡直難以想像會介紹一些什麼書!
為了生存,欄目很有可能完全惟利是圖。
根本就不可能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守文化品位。
所以,中央電視臺對《讀書時間》是全額撥款。
這使欄目組底氣很足,完全按照精品標準去挑選值得介紹的圖書,而不受任何誘惑。
可是現在臺裹居然想讓我們自負盈虧,這一點我怎麼也想不通,我一定要找臺長問清楚。
承飛嚴肅的說∶"李潘,妳就不要管這件事了。
一切由我負責,我會讓臺長收回成命的,妳放心!
李潘看着承飛嚴肅的樣子,鬆了一口氣,感覺的說∶"有審批部主管出馬,我就放心了,靠妳了!
李潘還透露,他們目前正在策劃搞一些"搶救文化"的大舉動。
比如一些碩果僅存的文化老人,應該趁他們尚能回憶、寫作,抓緊為他們做一點整理保存、回顧反思等方麵的工作。
色友點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