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省旭陽市,姬詠在她實習的溪南衛星電視臺,完成了第二篇論文《開放、互動、自由--談全民共建和諧社會》。這是姬詠自選題材而寫的評論文章 ,思路源於當時她和張致遠在雲水攜手相遊的對話。
「何為有序和互動?很直接地說:就是政府傾聽民眾聲音,從民眾的利益出髮制定政策、法規;民眾呢,能夠及時地向各級政府反映問題。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通道,讓民眾敢於說話,並且是說真話,全麵地錶達其心聲……集思廣益,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努力,才能夠建設好全麵髮展的和諧文明社會。」這是姬詠在她的文章 中所要錶達的核心觀點。
姬詠現在在溪南衛星電視臺播音室實習,她與老師一起,主播當天的溪南午夜新聞。下了節目後,她花了一個小時整理她的這個論文。她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終於大功告成。寫文章 很累人,要心血、要時間。
姬詠收拾好辦公桌的東西,然後走回到電視臺宿舍。姬詠照例打開電腦,登陸國際互聯網,接收張致遠每天的問候。
姬詠的郵箱裹,張致遠從美國髮給她的電子郵件映入眼前:信紙是秋日晴空的淡藍色,頂端是長而茂密的葡萄架,葡萄架上一顆顆馬奶狀晶瑩透亮熟透了的葡萄,葡萄架旁邊有一高一矮連成整體的桔黃色小屋,小屋門口,是兩個模糊的人影兒,當然是愛的小屋的主人;小屋側後有幾棵不大的塔形綠樹。
姬詠看着這樣的信箋,心情特別的好,白天黑夜長時間工作的辛苦和勞累一掃而光。
姬詠的實習很快就要結束,實習結束後,姬詠即要返回雲水師範大學,參加畢業考試並辦理相關手續,之後就將正式參加工作。
吳端副省長對傳播學的重視與知遇之恩,讓姬詠接受了他的邀請。姬詠同意畢業後進入溪南衛星電視臺。也正因為如此,姬詠六個月的實習時間全部在溪南衛星臺進行。
姬詠欣賞吳副省長,包括他的經濟管理能力以及他的為人處事。自從那天晚上在他的傢裹見麵聊天之後,吳副省長的言行舉止讓姬詠意外和感動。吳副省長平等地以朋友的身份對待她,這多少讓作為一個實習傳媒人的研究生感到自己作為獨立社會個體所受到的重視。
張致遠從美國髮來的的電子郵件,姬詠看了內容激動不已。張致遠在美國的考察因為延期,已經4個月,而現在他就要回國,很快就可以見到心上人致遠了。(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fit)
「詠,我至親至愛的詠,我的情人,我的好朋友:張致遠決定7月8日從美國紐約乘機回國。好想妳,好想妳的日子就要結束了!太平洋太浩瀚,想妳隻能想在夢裹頭。以後呀,我們就可以常常在一起。妳決定在旭陽市工作,我支持妳。不過,我們隻好做牛郎織女了。好在飛機火車速度都快,彼此想着念着了可以我去旭陽,或者妳來廣州,痛痛快快過幾天,可能更象蜜月喲。」--臭美,姬詠在心裹和致遠開着玩笑。
姬詠看完電子郵件,內心異常甜蜜地用左手撐着臉頰,夢幻般地看着電腦屏幕上的信箋。終於,她醒過來了,長長地吸了一口氣,空氣中有花香,有也蜜甜……
姬詠結束實習,離開溪南省旭陽市的那天,心情是鬱悶和壓抑的,甚至可以說相當痛楚。臨走前姬詠知道,她自己的決定,那就是畢業後不留在旭陽市工作了。人生太多意外,更大所謂世事難料。吳副省長被雙規的事情,從短時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災難,對於姬詠的前途注定會有影響,但更多的是構成強大的心理沖擊,讓人無法承受。
半個月前的一天,電視臺為姬詠等幾位在此學習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進行實習考核。考核采取完全實戰形式,就是實實在在做一次節目。那天正好有一個吳端副省長與溪南省五個重要經濟城市市長的訪談節目錄制,姬詠被安排擔當主持和播音兩個任務以彙報其學習成果。
整個節目錄制過程中,在吳端副省長的帶動和啟髮下,現場氛圍非常活躍,臺上當觀眾的是電視臺各處室工作人員。整個考核過程中,他們不時地髮出那種對領導人觀點無比讚同的笑聲,以及對溪南省前景美麗的展望心聲。
吳副省長在臺上揮斥方遵、意氣紛髮、神彩飛揚。姬詠則進入了主持佳境,分寸把握得當,何時靈活、何時穩妥,拿捏得滴水不漏。姬詠收放自如的主持風格,讓所有在場的領導和臺裹工作人員記住了姬詠--來自雲水東南師範大學傳播學專業的研究生。
五位評分老師全部給了姬詠最高等級分「優A」,主管教學的溪南衛星電視臺副臺長在總結時更給予高度褒獎,稱姬詠是主持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另外一個考核項目是播音錄制,有了前麵的出類拔萃的錶現,這個項目對對姬詠說來就隻是一個過程,沒有了考核的意義,其主持節目之星光射,其光環之眩目奪人,讓她的播音考核繼續「優A」。
莫非真應了「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就在姬詠要離開電視臺回學校的前一天,一個爆炸性新聞暗地裹傳遍了旭陽市,傳遍了溪南省。吳端副省長赴深圳參加一個國際經濟協作會議後乘飛機回到旭陽,迎接他的不是省委的專車,而是中央紀委的大金龍麵包車。在車裹,吳副省長被告知對其施行雙規,即被宣布隔離審查。從這一天起,吳副省長再沒有回到他的辦公室,再沒有談笑風聲縱論省市經濟規劃,一切都徹底離他而去。
載着吳端的汽車悄無聲息地開進省委黨校院內,以吳端在溪南省經濟建設中功勳卓著而被雙規,不難讓人想到吳端一定做了為當今政策法令所不容之大事。聽到這個消息的普通百姓,第一感覺是可惜,一個這麼能乾的領導給下臺了,第二感覺是抓錯了,這麼好的領導怎麼會出事呢,第叁感覺是錯不了,如此卓爾不群的省部級乾部,如果沒有犯下大錯是不可能被雙規的。
姬詠對於這事,隻能道聽途說。當這個消息進入她的大腦時,姬詠極為震驚,但她知道,吳副省長這次是沒有回頭路可走了。為何會這樣?為何富有遠見卓識的高級領導會走上歧途?
姬詠想得很多,吳副省長個人的性格因素是造成悲劇髮生的原因之一,但是個人之外的原因也必定存在。懲治吳副省長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但是如果能夠更早或者說以某些制度來防範吳副省長錯誤的髮生,或許更有意義。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吳副省長理所當然地歸屬於這類帥才之例。姬詠在內心深處強烈地為吳副省長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