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貞節”的重視並非古老中國漢文化的專利。世界上有許多國傢和民族都認同“貞節”的重要。
英文中有一句諺語,叫做:“貞節的美德比雪還白”。
直到今天,英國每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是“處女節”。這一天的少女們上街遊行,為自己的“守貞”感到驕傲。
而鑒別處女的方法在不同的民族中更是錶現得五花八門。如匈牙利的齊格納人在新婚之夜,新郎讓新娘赤腳踏菩提樹制的小圓闆,圓闆的一麵畫着圈圈(象征肉慾),另一麵畫着花(象征愛)。
他們認為若少女失貞,一站上去則立即有災難,若是處女則平安無事。
還有一部分齊格納人相信,用黃楊樹把叁個剝皮的喜鵲串起來,放入新娘枕下,就可測出她是否貞節,處女無事;但失貞的女婦則會徹夜驚恐而難以入眠,並會在喃喃呓語中道出姦情。
近代歐洲還流行一種“頸度量法”,即在婚前婚後分別測量新娘的頸作比較,若為處女,新娘次日的頸必比前一夜更粗,否則就不是處女了。
更可怕的還是一些非洲一些土着民族,他們竟用鐵環把處女的陰部鎖起來,稱為“陰唇閉鎖法”,這種“幽閉”要直到結婚前才打開。
但總的看來,這種原始的非人性的“禁锢”是極其罕見的,它與中國古老的“致殘守貞”一樣,都是反文化、反理性、反人性的一部分,是將人的自由靈魂變成扁狀軟體動物的殘酷例證。
“如果你是人,你就要將靈魂拿出去曬曬,否則黴爛了還不知道!”大學老師劉然說的這句話,並不僅僅是為“性派對”作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