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儒說動布政使顧大人不補助瓊關縣,又得了狀元手筆,心中得意,散了衙之後便回返傢中。一進門就意氣風發呼喝道:“宇文老弟!幸不辱命,今日老朽將葉行遠的求助文書給攔了下來,省裡絕不會給他一分錢,你可放心了罷?”
宇文經微笑而出,拱手道:“果然這人會走這一招,虧得老先生力挽狂瀾,不讓這姦佞之徒得逞,內閣諸公必知老先生之功也。”
李宗儒偏遠地區一老儒,與葉行遠無怨無仇,平日雖然自命清高,但也不至於會如此針對行事。之所以主動提醒布政使,那當然是因為宇文經的請托。
太興湖龍宮一晤,因為葉行遠亮出錦衣衛百戶身份,太興君鬧得老大沒趣,還被葉行遠撈了件聖人手書《春秋》殘卷,心痛無比。宇文經也不好多留,在葉行遠離去之後,便也向太興君告辭。
他追隨葉行遠的路徑,同樣是穿河西,過潼關,北上而至劍門,但沒有一路向北,反而是折向西麵,到了省城栾州。
李宗儒是他遊學之時認識的忘年交,宇文經便寄居於李傢。他早料到葉行遠的叁闆斧,一定會寫信向省裡求助,故而提前給李宗儒進言,讓他無論如何也要攔住省內給葉行遠的補助。
今日布政使顧大人召集幕僚商議,李宗儒原本是在打瞌睡混日子,待聽清是瓊關縣求補助之後,不禁驚佩宇文經未蔔先知之能,所以立刻出言反對,為宇文經辦成了此事。
李宗儒原本就自诩嫉惡如仇的君子,他搖頭笑道:“老夫力谏藩臺大人,豈是為了功勞?正本清源,辟除姦佞,本來就是我輩讀書人應為之事。”
宇文經讚嘆道:“老先生高風亮節,是我失言了。”隨後便問李宗儒葉行遠上書的詳情,李宗儒得了半份文書,便向現寶一樣拿給宇文經看。
同時惋惜道:“此人文墨已得書道叁味,妙不可言。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宇文經接過那半份文書,仔仔細細研讀,麵上波瀾不驚,良久才沉吟道:“此子深谙權變之道,這封信寫得情理俱佳,都不好正麵駁他,隻能是壓下去視而不見。此人果然大才,幸好他在明處,我們在暗處,讓我們佔得了先機。”
宇文經大概是軒轅世界最了解葉行遠的一人,葉行遠的四試文章,他不知翻來覆去看了多少次。尤其是省試與會試的策論,他甚至取其它考生的卷子對照研讀,找出葉行遠為官行事的蛛絲馬迹,越看卻越覺得心驚膽戦。
葉行遠平時不顯,遇到難處卻每每有奇思妙想,雖然看起來匪夷所思離經叛道,卻往往都很有效。
所以在旁人看來,將葉行遠逼到邊陲之地,就可以任其自生自滅,不必在意。但宇文經卻認為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將他徹底打倒,絕不能放心。
尤其是在太興湖龍宮之中得知葉行遠的錦衣衛身份之後,宇文經一路思忖,覺得葉行遠騰挪的餘地更多了許多。故而他急急趕往省城,就是希望能夠借勢壓住葉行遠。
第一歩便是財,瓊關縣山窮水盡的絕境,首先就是從這個“窮”字而來。宇文經絕不容葉行遠緩過勁來,上手就掐斷了省裡的輸血。
李宗儒卻不知那麼多內情,聽宇文經這麼重視,不以為然道:“老弟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他雖說是狀元,但到底年輕,又能解多少聖人經義。在劍門這一畝叁分地上,他絕翻不過身來。”
宇文經苦笑,他一向認為,除了他自己之外,包括內閣諸位大學士在內,眾人都小觑了葉行遠。哪怕是嚴首輔明知葉行遠的文章策論已經偏離聖人之道,但仍舊不以為意,並沒有對他有足夠的重視。
而宇文經的看法卻不同,他第一次看葉行遠的道德經驚為天人,再讀他省試流民策便知此子乃是文教大敵。一旦讓他趁時而起,則聖人道統危矣,天命危矣。
這都已經不是一朝一代之事,而是千秋萬載的大事。但是這些話危言聳聽,又怎能令他人信服?
因此宇文經也不反駁,隻淡淡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老先生所言甚是,隻要能將這人邊緣化,瓊關縣本身矛盾眾多,他借不到力必然焦頭爛額。”
李宗儒厭惡道:“正是,瓊關縣光一個西鳳關就擺不平,何況還有妖蠻混居造成的種種亂相?我早年去過一趟,那裡烏煙瘴氣,妖蠻隨地便溺,臭氣熏天,簡直是蠻夷之地。葉行遠怎能討得了好?
聽說他第一天到縣裡就與西鳳關的一名校尉起了衝突,還將那校尉捆了送去叁邊總督衙門,軍法官重打了叁十軍棍,這仇又結得深了。”
此事宇文經也聽說了,他是知道葉行遠錦衣衛身份的,也明白叁邊總督衙門必然會讓西鳳關總兵暫時忍下這一口氣。短時間之內,這矛盾不至於爆發,但仇恨隻要埋下了種子,自有開花結果的一日。
在他的算計裡麵,除了妖蠻,西鳳關也是對付葉行遠的一張好牌。隻不過要文火烹煮,並不需要着急就是了。
其實宇文經的思路倒是與葉行遠暗合,他們都知道瓊關縣的主要矛盾在哪裡,但都覺得要徐徐圖之。隻不過葉行遠想要平復,而他想要引爆而已。
這邊廂李宗儒與宇文經說起瓊關縣妖蠻隨地便溺之事,葉行遠也正為風中的騷臭之氣傷腦筋。他第一歩縣治運動其實就是想搞衛生,至少在縣城中要挖幾百個旱廁,解決便溺的問題。
向省府申請的撥款,葉行遠其實就想用在這裡。這看似是無關緊要的一件小事,卻可以是撥動縣中平衡的一個切入點。
然而布政使衙門的回復一直都沒到。這天下午葉行遠安坐在後衙,忽然聞到風中傳來一股惡臭,心中焦躁,便把秦縣丞叫來詢問,“我們上書已有一個禮拜,布政使衙門可有回復?”
秦縣丞笑道:“大人才來瓊關縣幾日,便已學了些鄉談?這‘禮拜’之說隻有少數蠻人才用,我們都記不清楚,想不到大人卻信手拈來。
布政使衙門迄今尚未回復,大約是省裡事多,聽說南邊也遭了災,隻怕一時顧及不到我們這裡。”
他一開始對葉行遠申請補助之事雖然抱了些希望,但等了幾天沒有回復,心便冷了。在瓊關縣待久了,要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有太多期待,這樣就不至於太失望。省裡素來都是半死不活的模樣,不撥款才是正常的反應。
葉行遠蹙眉道:“我陳情錶上又沒要多少銀子,有個叁百兩也盡夠了,省中再怎麼吃緊,總不至於這點子拿不出來。以往王知縣申請補助之時,布政使衙門回復可及時?”
葉行遠這麼一問,秦縣丞倒想了起來,也疑惑道:“是了!若是省裡不願意出錢,那麼必批復說明,隨便找個借口,我們便隻能啞巴吃黃連。這次卻怪了,整整七日未有回音,難道是藩臺沒有看到大人的文書?”
這也不大可能,秦縣丞說着便狐疑起來。
公文體係也是軒轅世界朝廷官僚機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官印神通傳文的能力,軒轅世界的朝堂公文激活和反饋機制遠比原世界發達,幾乎可以與現代社會相提並論。
因為路途遙遠,中央、省、府、縣上下級官員可能在整個任期內都沒有碰過麵,但各式各樣的公文就成了他們交流的主要途徑。
每一份加蓋官印的公文,都得天機指向,由相應的各級官員查看。查看之後,上級要及時給予審閱、批復、轉發,而下級則要盡快的執行反饋。這是官員考績的一大部分內容,甚至是錶麵上最重要的內容。
軒轅世界的官員,怠政懶政的絕對不少,但對文書來往,卻沒有一個敢怠忽的,所以隻要稍微有點品級的官員,都會請一大票文書、師爺和幕僚,大部分都是為了處理往來的公文。
文書工作做得好,就能夠文過飾非,哪怕治政再糟糕,也仍舊升遷有望;但若是文書錶麵功夫不行,十分功勞也隻剩下叁分,做了好事說不定還會吃掛落。
葉行遠這份陳情求助文書,投向省裡布政使衙門,卻也得抄報巡撫、知府,抄送平級各縣,可以說是眾目睽睽。布政使可以回復拒絕,但怎麼會拖延着沒有反應?
“我明白了,必是有人從中作梗。想不到我自請戍邊到此地,他們還是如此着緊,真是受寵若驚。”葉行遠發現異常之後,付諸一笑。這種層次的使絆子早在他意料之中,如果他這點小問題都應付不來,那也就不用到此地為官了。
秦縣丞心中一緊,他也依稀知道葉行遠是被貶谪到此地,新科狀元落到邊遠小縣,要說朝中沒有仇人那不可能。難道葉行遠的政敵,還要趕盡殺絕不成?那自己要不要趕緊劃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