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頸樂並蒂花開詩雲喜鵲鳴罷黃鵑啁,無限泱趣緣中有;縱是秀帳設肉靶,箭箭鑽心足稱優。
且說冠玉次日別了鳳香、小佳兩位嬌娘,自是一番別情難過,二佳人眼含珠淚,仿佛冠玉一去不返似的,其實冠玉是到監中讀書,一月仍有二次探假。他叁人情深意濃,不消說數日,便是一刻不見,也有那牽腸掛肚之思念,把個嬌美人兒弄得心力憔瘁,花容失色。幸而冠玉是個多情種兒,一門心思放於二人身上,自是百般呵護,遍施雨露,恩愛有加,叁人相敬如賓,倒也快活。
在鳳香小姐傢中,冠玉讀書更是用功,鳳香一旁做些花紅,又兼她亦知會讀書,自有一番唱和,又有小佳美婢善解人意,隨時遞茶送水,珍肴果盤,把個二人侍弄得舒舒服服。冠玉詩文進歩更快,一門心思兒放在當年秋試上。
轉眼就是八月場期,冠玉叁場意氣風發。到揭曉那日,冠玉已高榜五名之內,鐵冠玉歡喜自不必言,李禦史更是高興,鳳香與小佳二女簡直喜得不知今夕何夕矣!冠玉謝恩師,會同年,忙得一塌糊塗。頃刻過年,又到二月試,冠玉完場,又中第四名令魁,殿試在第二甲,一路高歌狂進。
皇上亦喜冠玉大材,便授翰林院庶吉士,隨時候補官缺。
卻說冠玉待命在傢,每日有鳳香,小佳二佳人為伴,無四半點寂寞。
叁人日間吟詩唱和,夜間大被同眠,道不盡,述不盡這溫柔夢鄉。好個冠玉,苦盡甘來,方享此榮華富貴,亦不是易事。想那時叁更,伴青燈苦讀聖賢書,終於盼來高登皇榜這一天。
時值仲春,百花爭艷,桃綠柳江,久雨乍晴,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黃莺恰恰啼,好一幅迷人春光。冠玉本是讀書人,見這人間妙境,豈有不去遊玩之理,鳳香小姐有些頭痛,小佳自然隨侍身側,因而有冠玉攜一小童兒前去踏春。
冠玉自到了此地後,以文聞名,自是結交了一般文友,大傢見此春光明媚,亦是呼朋引伴,摯酒提肉,奔郊外而去。
冠玉一行意氣風發,遍青群芳,不覺到了一氣勢恢宏,紅操碧瓦莊園外。見操內房舍,鱗枇栉比,自是不俗,其他人等均朝前走去,惟有冠玉勒馬不前。暗地尋思道∶“看這莊園,不似一般豪強所建,而是一退隱官宦,傢居之所,何得拜會?”又苦於無計,得策馬而行,蓦然一擡頭,見紅操拐角處,有一方紅紗,煞是鮮艷奪目,冠玉料想∶“紅紗本是閣中女子之物,何得抛頭露麵,掛於操頭,迎風招展?亦或閣中少女懷春,擱閣俯操頭,以示路人?或許是位絕色佳人,冰肌玉骨又有班馬之才的雙絕之美,亦未可知?豈可與如此紅顔交錯!”思罷,忖定,冠玉意慾策馬從小門進去。你道冠玉怎的竟如此大膽,原來小門開於一僻靜之處,門扉虛掩且無人把守,故得進去。(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fit)
卻說小童阻道∶“公子,且住,這可是本地一大世傢,稱‘揚州五傢’之王傢,傢資百萬,來源深厚,更兼府中主母是長安人氏,姓鐵,到來之後府中更是如虎添翼,癒發壯大起來。王傢有一女,那可是百裡挑一之美人兒,且她詩琴書畫無一不精,擇偶標準頗高,非才高川鬥,貌比潘安者不應,正待字閨中,每日兒與些丫鬟在園中遊玩,是夫人管教甚嚴,不得與外人交接,外人亦是聽府中僕役口中所言,但想來也不差。是去年春上,王傢老爺偶患傷塞,未加理睬,誰知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幾日就奄奄一息,任是揚州諸多回春妙手,也無力回天,撒手西去,留下了萬貫傢私及一個嬌美人兒在世,引得多少浪蕩子弟,公候人傢趨之若骛。怎奈夫人乃吃素之人,她精明強乾,把個傢看管得嚴嚴實實,不讓一隻野狗入內,又兼小姐也自守貞操,不拿正眼瞧那些纨子弟,故小的勸公子還是退避叁舍,到外邊去玩,以免掃興。”
冠玉聽罷,真是恍如夢中。想當初,自己窮困潦倒之日,到處打聽不到姑母傢中,今日卻從小童日中得知,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冠玉心想∶“既然是姑母府門,作侄的定可奔門而去,是如何相認,以免誤會,有些惱人。”又見小童在一側,便道∶“你且先回去,禀小姐我今日或許有事,未得回府,明早即回,勿耽憂!”小童自是領命而去。
卻說冠玉本是心高氣傲之人,更兼一身文才,又有玉郎之貌,加之今個兒已是朝中庶吉士,候補官職,簡直就是一個十全十美俊相公,現在上門認親,也無打秋風之嫌。於是大了膽子,推開小門,走了進去。
見諾大一個莊園,樹木參天,鬱鬱蒼蒼,花紅柳綠,亭臺樓閣,清池碧波,花香鳥語,就是不見一個人影。冠玉納悶∶“園庭闊大,怎的卻無一人看管,想來必是貪玩,外出賞春去了。”
忽聽耳邊叮當鈴響,又覺着香氣撲鼻,又聞聲聲玉語輕道∶“小姐,我們到亭子上去,一來可看水光山色,二來可細觀好魚,比翼鴛鴦,豈不妙哉。”
見一嬌弱聲音道∶“花兒,你果聰明。”聽到此聲音,冠玉更覺十分動聽,比那嬌媚畫眉兒啼聲更要動聽。
隱隱將近,冠玉亦覺貿然相撞,甚是唐突。遂走過一邊,立在石後,左右均有花枝掩映;把個身子藏得嚴嚴實實。
但見一美貌女子攜一美婢,盈盈而來,飄飄將近。
冠玉思道∶“莫非此女就是我錶妹了,待細觀一番,姿色果如小童所言乎?”
見那女子,已是呆了∶女子身着一襲白色綢裙,飄飄如月中桂仙,生得腰如細柳,麵若桃花,兩眉彎彎似柳梢月,星眸點點如玉秋水,金蓮窄窄淺淺,玉筍纖手,風姿飄逸,嬌弱無比,道不出萬種風流,說不盡千般窈窕,真個織女下凡,西施再世。就是那喚着“花兒”之美婢,也生得嬌艷無比,亦有傾城之色,年約十四、五,珠圓玉潤,豐采煥然。
冠玉呆了半晌,自思道∶“世間有竟有如此嬌美人兒,竟是我鐵冠玉之嫡親錶妹,若得姑姑同意,得配小生為妻,則一生榮華富貴不提也罷。
縱是兩人麵見,又怎的相認?”低頭沉思,一摸胸口,原來胸上有一玉,正是小姑那年出嫁,送給冠玉紀念之物。想舊時月,小姑對冠玉是呵護有加,備加關愛,今隔多年,竟有此玉作證,豈不天遂人願乎。
冠玉看得神魂飄蕩,不覺腳下一滑,碰落一塊石頭掉入水池,激起圈圈美麗漣漪。
那女子正與待兒蓮歩輕移,剛到亭邊,忽聞水響,吃驚四顧。見一俏公子,正立花叢,生得麵如銀盤,恰似敷粉,唇若塗朱,劍眉星月,風流俊雅,儀錶堂堂。少女想到∶“園中突的現個美少年,怎的有一見如故之感?”心中不由為之打動,真個慾前不能,慾後不可,不禁兩眼朦胧,香腮粉紅。
待兒上前一歩道∶“郎君何人?何故到園中遊玩。竟敢驚擾我傢小姐,快些出去才是。”
冠玉麵上一紅,深作一揖∶“請小姐見諒,原諒小生則個,因踏青路過貴府,又見園中景色迷人,遂不知不覺進入園中,不料衝撞小姐,實乃無心之過,乞小姐見諒。”
那女子見了這美少年風度翩翩,溫文有禮,心裡有幾分好感。不由思道∶“如得配與此郎,不枉此生矣,是如何開口?”一顆芳心兀自“砰砰”跳個不停,良久,方嘤嘤而語∶“公子是讀書人,遊山玩水,至情至性,是園中淺陋,不值公子慧眼一瞥。”
公子又道∶“敢問小姐可是姓王,令堂可是姓鐵?小生是尋親,請勿見怪。”
小姐陡聽公子提及母親姓鐵,她頓吃一驚,心道這佳公子怎的有此一問,莫非另有淵源?遂道∶“我母親的確姓鐵,乃長安郊外人。”
冠玉一聽,癒加肯定,遂道∶“吾是你錶哥,請姑姑出來相見如何?”
小姐一聽這佳公子是她錶兄,不由一怔,芳心突突別別的跳,又覺此事突然,自己拿不穩,得請公子到廳上一坐,又叫花兒去叫母親。
冠玉坐在堂上,俄頃,小姐母親到來,見這中年婦人兒是有些姿色,冠玉一打量,是隱隱有些記憶,正是傢中小姑,不由倒地跪在婦人麵前道∶“姑姑,侄兒冠玉倒是尋着你了。”
婦人一聽花兒說有一公子自稱是她侄兒,先是有些驚奇,遂後想到娘傢長兄,生子二人,莫非到此探親,遂急急出來相見。
冠玉見婦人麵有疑慮之色,遂取下貼身佛玉遞與婦人道∶“姑姑,可識得這塊玉?”
婦人接過一看,正是當年出嫁贈與小侄兒之物,不由一把抱住冠玉道∶“孩子,這幾多年,出落成個美郎君了,姑姑倒有些不敢認了,道來傢中之事,讓姑姑聽了,是姑姑近年主持府中之事務,無法脫身,因而無暇回娘傢歸省。”
冠玉將父親已逝,兄長在傢之一些境況合盤托出,又將自己巳取得功名道與姑姑。大傢自是歡喜,又叫小姐過來見了冠玉,道∶“這是你錶妹,名喚心怡,這是錶兄冠玉。”
二人又見禮,冠玉姑姑見二人甚是壁合,遂叫過冠王道∶“姑姑意慾把你錶妹許配於你,你可願否?”
冠玉喜出望外,忙不迭聲道∶“任憑姑姑做主。”小姐心怡也是高興,當夜,府內置辦喜宴,不題。
單錶冠玉偕新妻心怡到得房內,見大紅喜字高掛,心怡錶妹頭頂紅蓋頭,坐在玉床沿,不勝嬌羞。
冠玉飲了幾盃美酒,此時美色當前,真個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見得錶妹如此,不由把蓋頭一掀,落出個芙蓉美人兒來。一把摟過,滾至床上,心怡本對冠玉動了芳心,亦是含苞帶怯,淺笑吟吟,冠玉癒發火動,腰間那陽物早已飢渴難捺,急扯褲兒不下。
倒是心怡探纖手解其褲帶,卸掉褲兒,那物兒一躍而出,嚇得心怡一驚,纖指撚住,摩蕩不止,冠玉氣促聲顫,急解心怡繡衣,盡悉除下。
見大紅燭光之下,玉體毫光微射,兩隻趐乳顫顫,嫩白中透紅艷,豐隆柔膩,現那玉般肉縫兒少許莖毫,長不及二寸,探進一指,緊狹深幽,花心嫩滴滴浮起。冠玉慾心火熾,立馬挺着陽物來到,心怡也是春情已發,擺正身子兒,掰開玉腿兒,見內裡嫩肉嬌鮮光潤。
恰逢冠玉那陽具迎風而至,唧的一聲,已入九層渾臺,你道心怡為何不痛。原來心怡早已不是處子,不過不是為別人所姦,而是自個兒常用角先生玩弄那裡,早已弄得肉穴大開。心怡淺吟低哦。雙臂緊摟,腿置於冠玉臂上,助其深入內宮。冠玉挺身大弄,覺肉隙大開,麗水迭迭,液粘蓬鬆溫暖美快,快暢不已,加力馳騁,霎時五百馀度。
心怡情興大動,香肌遇風,搖擺不定,口中伊伊呀呀,似小兒夜啼。
冠玉長槍大入,杵上拱下,起落不止,直透花房,津津流液。
聽得心怡叫道∶“好錶兄親親乖肉把奴傢穴裡,殺殺解解癢。”
冠正應答∶“錶妹你之淫穴兒甚是緊縮,象個火爐把我熔化。”身下臀兒向上一迎,收緊穴口嫩肉,冠玉覺四週壓了過來,大喝一聲,陽物又是暴漲一寸,上麵青筋直跳,沾了些淫液,兀自閃閃發光,冠玉哪裡肯歇半口氣,一個勁兒,對準穴口,盡力猛撅。
聽得心怡發自心兒之輕語∶“哥哥,小妹穴兒泄了。”見兩人泄做一處,各自揩拭一番,交股而眠。
次日,天亮,冠玉起身與姑姑分別,到了鳳香之傢,又言與鳳香,鳳香亦是高興,又多了一個妹妹。坐下吃茶,聽得外麵差人進來報道∶“鐵傢老爺,已接廣東知府,舉傢眷赴任。”
大傢自是歡言不盡。有詩為證∶冒進內花園,幸遇親亦歡,嬌客赴東床,花燭不空燃。
慾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