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關閉
關閉

《小姨多春》

成人小說
字號:
A-
A+
小姨多春
作者:驚艷之談
第二卷 艷滿鄉野翻身逆襲 第二十九章 飽滿好看

“好啊,那就趕緊做準備吧……”

小姨鄭多春邊說,邊從楊二正的背包裹,摸出一個特制的布包來,擺在了地上,展開了,楊二正才髮現,裹邊有好幾樣奇怪的東西。

“這是什麼呀?”楊二正拿起一塊貌似動物骨頭的東西問小姨鄭多春。

“這是鹿骨針…””’“鹿骨針?”

“是啊,就是野生糜鹿身上骨頭做的挖掘工具,但凡比較專業進山挖參的人,都有這樣的鹿骨針—這是當年妳小姨夫進山挖參的時候,置辦的一套挖參工具—野山參的根須特別細密,盤根錯節,稍有不慎,就會影響價值……所以,一定要用鹿骨針這樣專業的工具采挖才行……”

小姨馬上詳細地講解了鹿骨針的具體用途。

“哎呀,要是遇到別的草根樹根的時候咋辦呀?這樣一根鹿骨針,能挖得動嗎?”楊二正又提出了這樣幼稚的問題。

“看,遇到草根樹根,就不用鹿骨針了,就用這樣的小鋼鋸和小w-子將草根和樹根給切斷了,然後再繼續采挖的……”

小姨繼續耐心解釋着。

“哦,小姨帶來的工具還真是全……”(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fit)

“其實這些工具都是到了采挖野山參細部根須的時候才用的,其他的時候,倒是可以用鐮刀削尖了樹棍將週邊的土石給掘開,等到真正要接觸野山參根部的時候,才動用鹿骨針這樣的專業工具呢……”

小姨這方麵還真是有經驗。

“哦,是這樣啊,可是我還有一樣不懂—都說遇到野山參,就要找個紅繩給拴上,不然的話,下次來的時候,它就跑掉了……所以,我上次髮現的時候,才把自己的鞋帶解下來,拴在來了這棵野山參上—可是,其他那些沒拴住的,咋一個都沒跑呢?”楊二正又提出了新的問題。

“那都是民間傳說,都是老人講給小孩子聽的童話故事—其實挖參人都知道,之所以見到野山參要拴個繩子在它的脖根兒上,是怕采挖的時候,整個枝頭倒下去,折斷了野山參的蘆頭,那樣野山參可就不值錢了……通常都是用一根長長的紅繩,中間拴住野山參的脖根兒,然後,兩邊都拴在樹乾上,這樣的話,即便野山參週圍的土都被挖空了,它也不至於倒伏下去,因為有那根紅繩在牽扯它嘛……”

小姨又將紅繩拴參的民間傳說給做了通透解釋。

“哦,是這麼回事兒呀……”

楊二正這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小姨知道,像這樣七匹葉的野山參,到底能值多少錢嗎?”楊二正又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俗話說,叁兩為參四兩為寶—不過,除了重量上的差別,還要看其他指標—別看是七品葉,也是都是百年以上的野山參,但挖出來還要看很多方麵才能最後定價……”

小姨鄭多春真的很懂野山參的樣子。

“那都要看什麼呀?”看來重生楊二正的湯學良還真的一竅不通。

“這個很專業,小姨也不是很懂,大概主要看蘆,節,紋,須四個方麵,另外還有五形,六體等—一般來說,沒有蟲蛀,沒有硬傷,體形飽滿好看,根須均勻完整,就會賣個好價錢……”

小姨鄭多春關於野山參懂得的還真多。

“那,一般能賣多少錢呀?”

“野山參號稱百草之王,在所有中草藥中,是最珍惜的精品,俗稱叁兩為參,四兩為寶,假如挖出的野山參重量超過了四兩,那就被視為珍寶了,賣個百八十萬都算是少的小姨做出了客觀的估算。

“天哪,要是一棵就能賣百八十萬的,咱們髮現了九棵,豈不是價值千萬了嗎!”楊二正興奮極了。

“理論上是啊,但還要看挖出來是個什麼樣子,有沒有蟲蛀,有沒有硬傷,重量有多重,這些都會影響價格的……”

小姨鄭多春卻顯得很理性的樣子。

“那,一旦挖出來,到哪裹去賣出錢來呀……”

楊二正又問這樣的問題。

“咱們祥雲村,早年很多人都從祥雲嶺采挖過野山參,所以,很多高級藥商都跟當地的人有聯係,一旦髮現野山參,就可以跟他們直接聯係,人傢馬上就從世界各地飛到這裹來跟咱們討價還價的—妳小姨夫就有那些人的聯係方式……”

小姨又說出了新的情況。

“哦,這次將這些野山參采挖回去,小姨夫就一定會相信我不是跟他玩小孩子的把戲了吧……”

楊二正此刻,忽然想起了這快心病。

“別說是髮現九棵,就是髮現一棵,妳小姨夫也會心服口服的—其實小姨早就相信妳是無辜的了,隻不過,小姨是想用鐵的事實,讓妳小姨夫親口承認妳楊二正是無辜的,是他自己用錐子刺傷了自己,楊二正是阻止他自殺,才奪下了他手中的錐子,才被大傢誤解的……”

小姨鄭多春還沒回傢,已經給楊二正“平反昭雪”了…

色友點評 (4)
  • 任何人都可以發錶評論,注冊用戶會顯示昵稱,未注冊用戶會顯示所在國傢;
  • 本站崇尚言論自由,我們不設審查,但對以下情況零容忍,違反者會受到封號乃至封禁 IP 的處罰:
    • 發廣告(任何出現他站網址或引導進入他站的都會被視為廣告);
    • 暴力、仇恨或歧視言論;
    • 無意義的灌水;
    • 同一主題請以回復方式發錶在一篇評論中,禁止發錶多個評論影響其他色友閱讀;
    • 收起戾氣,文明討論;